射电
中新网黔南11月6日电(记者 宋宇晟)今年9月,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落成。其中,FAST寻找地外文明的目标颇为引人注目。寻找外星文明是否是FAST的主要任务?FAST的建成还有何作用?近日,两位专家给出了答案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07日 信息来源: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日前,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南仁东精神团队核心成员、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校友姜鹏教授为师生做专题报告。学院班子成员、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代表共计130多人聆听了此次报告
8月2日-4日,新疆天文台研究生部成功举办2021年“情系苍穹”大学生线上夏令营活动,包括新疆天文台研究方向专题讲座、科普专题报告、研究生培养与招生介绍,以及南山观测站直播参观等12场内容。 本次线上夏令营教学内容丰富。新疆天文台多名科研人员和受邀高校教师为参加线上夏令营学生作报告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透露,2020年,中国拟建成从地面到空间,从内陆到南极冰穹“空天一体”的天文观测网络。 在贵阳日前结束的中国科学院2010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研讨会上,赵刚展望面向2020年的天文发展规划时说,中国天文学发展需求多,空间大,应该统筹规划,实现跨越发展。 赵刚透露,目前,中国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单口径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射电望远镜,并积极参与建设国际30米巨型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TMT)计划,同时筹划在南极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和在南半球建造南天LAMOST望远镜
欧洲南方天文台14日在一份新闻稿中说:"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了磷化氢的痕迹。分析表明金星上可能存在未知的光化学过程,或者磷化氢可能来自某种形式的生命。 领队的英国加的夫大学的简·格里夫斯说,他们使用夏威夷的jcmt望远镜观测金星,并发现了磷化氢的踪迹,这一点后来得到了智利大型射电望远镜阵列alma的证实
和光学望远镜一样,望远镜是人类观测和认识宇宙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但射电望远镜观测的射电波段,处于人类无法通过感官直接观测的电磁波段。要实现射电信号的观测和研究必须具有射电信号的接收、处理、分析和存储设备。本项目是昆明高驰科技有限公司|威尼斯欢乐娱人城1099/云大信息学院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合作、共同实现的一套射电观测系统
近日,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2年拟组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名单,依托东北大学申报的“辽宁省宇宙学与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位列其中。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是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和相关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宇宙学与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的获批对于学校物理与天文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款紧凑型、在室温下工作、能广泛调谐的太赫兹激光器,是迄今性能最优异的太赫兹激光器,有望在高带宽通信、超高分辨率成像、射电天文学等领域“大显身手”。 太赫兹频率范围位于电磁频谱(介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的中间,可广泛应用于多个科术领域,但由于太赫兹频率激光光源体积大、效率低、调谐受限或必须在低温下工作,所以,这一区域的电磁频谱对大多数应用而言,仍可望而不可即。 有鉴于此,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陆军合作,研制出最新款太赫兹激光器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点事件视界望远镜(EenterHorizenTelescope简称EHT)在上海、台北、布鲁塞尔、圣地亚哥、东京和华盛顿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人类观测到的首张黑洞照片——室女座的椭圆星系M87的超大质量黑洞。 这个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中心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65亿倍。 这突破历史性的成果功劳离不开“视界面望远镜”由全球30多个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将开展一项庞大观测计划利用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阵列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网络这个虚拟的望远镜网络被称为“视界面望远镜”(EventHorizon TelescopeEHT)其有效口径尺寸将达到地球直径大小
65米射电望远镜主反射面的主动控制系统(发明) Other Abstract 65米射电望远镜主反射面的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射电望远镜的主反射面采用由若干块子面板拼接而成的组合式主反射面,其中的每块子面板连接有若干位移促动器,所有位移促动器的驱动器分别与主控机连接,其连接方式是:将65米射电望远镜的主面分成8个扇区,每个扇区中的所有位移促动器作为一个控制组;每个控制组设置一个扇区控制器;每个扇区控制器的服务器分别与主控机连接。本发明借鉴了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主动控制的技术,发展出射电天文望远镜控制系统的全新结构和控制技术,本发明的主动控制系统能够满足65米射电望远镜对控制系统的更加复杂和更高精度的技术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