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刘仓理,男,1961年12月出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7年3月23日,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在贵州省遵义市主持召开了由重庆立道表面技术有限公司、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四川理工学院自主研发的“无氰镀银工艺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科技成果评价会。评审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侯保荣院士、中国表面工程协会马捷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如南教授、武汉大学林安教授、南昌航空大学杜楠教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赵黎宁高工、及武汉艾普特雷金属表面处理材料有限公司熊刚教授等七位专家组成。 评价委员会听取了完成单位的技术总结报告,对项目资料进行了审查和质询,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开发了一种无氰镀银电镀液及电镀工艺,镀层性能达到而且部分超过氰化镀银指标;镀液稳定,维护管理简单;生产应用综合成本低于氰化镀银,而且该项目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在多家航空航天企业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简介:江松,中国科学院华体汇官方网站(中国)责任有限公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主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进入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历任研究室主任、科技委主任、副所长、党委书记。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民网包头8月21日电(记者王静)为进一步推动核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搭建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核学会于8月20日至23日在内蒙古包头市举办2019年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创新科技 绿色发展”。 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核学会主办,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承办,包头市政府、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协办,技术支持单位为中国核学会30个专业分会和全国23个省级核学会
陈平,副教授,工学博士,1975年12月生。2007年12月获重庆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1月留校任教,2010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兼任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理事秘书长。长期从事无损检测、设备故障智能诊断、机器人视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理论物理学家。1962年7月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
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作为复旦大学“新工科”建设先行者,着眼国家“十四五”期间加快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围绕“四个面向”,注重推进产学研融合,已与重点科研院所、行业核心企业等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目前已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季华实验室、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中山复旦联合创新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霄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北京世纪金光半导体有限公司、长春国科精密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健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展了多种模式的全方位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合作。 在全面实施“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工研院聚焦医疗前沿,以科技创新为人民健康提供技术支撑,探索“医工结合”模式,助力医学研究与医疗技术发展
成都双流至成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成水务)是一家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借助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的专业化水处理公司。至成水务的主要经营范围是:污水处理及设施设备维护、污泥处置、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与管理服务、环保技术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等。 我们旨在构建一种全新的污水处理运营模式,通过网络化的管理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并打造一个集污水处理厂(站)设计改造、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销售、专家在线咨询服务以及第三方运行管理于一体的环保物联服务平台;把“污水治理分散化”、“治污设施小型化”的创新思路融入到后续的产品开发中,不断优化升级,做智能化污水处理运行模式的先驱者
简介:江松,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主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进入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历任研究室主任、科技委主任、副所长、党委书记。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陈京,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