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方
连说中国话也不行?印度"不再推荐中学生选修汉语" (原标题:又下黑手?印媒称印政府不再推荐汉语为中学生选修外语语种,“原因显而易见”) 印媒称,据印度政府公布的2020年“国家教育政策”,汉语不再被列为中学选修外语推荐语种。 据《印度时报》3日报道,根据新修订的“国家教育政策”,韩语、日语、泰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被继续允许作为“供学生了解世界文化,丰富兴趣爱好和国际知识”的选修外语课程在中学开设,但新的选修外语列表中已不见“汉语”的踪影。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在2019年公布的该文件草案中,汉语是与其他几门外语一同入选的
中印边境局势最新消息 印方自称向中国传达“强烈信息”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胡博峰】《印度斯坦时报》26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印双方外交和军事层面的对话正在进行,双方部队已经在加勒万河谷、基阿姆温泉以及高格拉这三个地区完成脱离接触。 报道称,中印上周五举行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机制第17次会议。印度外交部会后发表的声明称,双方共同审查了中印边境地区局势及两军在西部实控线脱离接触的进程
中国矿业大学与印度MINOP高新科技公司不久前就中国矿业大学发明的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签署了代理推广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该技术将在印度得到推广。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可把矿区固体废弃物――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黄土、风积沙等――直接充填采空区。该技术可安全高效地回收煤矿“三下”压煤及房柱开采遗留的煤柱,既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又充分利用了固体废弃物,保护了矿区生态环境,节约了土地资源,是一项绿色采矿技术
今(27)日上午,脊髓损伤者团体,集结到劳动部前陈情,要**印尼劳动部片面发布公文给当地中介,将印尼移工办护照、训练、来台机票等等,约七到十万元的费用,转嫁到台湾雇主身上,脊髓损伤者团体希望,我国劳动部要赶紧跟印尼劳动部协商。 现场有来自全台的100多位脊髓损伤者递交陈情书,表示国内雇用印尼看护的人有多达19万人,而且大部分是身心障碍者或重度失能者,属于经济弱势,这笔七到十万元的费用,一旦转嫁到他们身上,是非常大的负担;而目前劳动部也接收到讯息之后,正在积极和印尼协商当中。 脊髓损伤者团体说:“我们要保障雇主权益,我们拒绝私相授受,我们拒绝私相授受,主要是在训练费用,海外训练费用等等的,这些其他衍生的规费,是他出国的必要费用,我们会再跟印方协商,对我国雇主影响很大,会增加我们雇主很大负担,我们一定会站在雇主的权益的角度下,去跟印方做妥善的协调
原标题:中印双方谈判能否继续推进?汪文斌:当务之急是印方应该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自媒体[URL]) 2020年9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印度公共广播电台记者提问,正如你所说,中印双方都希望解决边界问题,你也提到近三四个月以来在中印边境地区发生的一些具体事件。我想知道,中印边境局势能否恢复到4月以前的状态?双方的谈判能否继续推进? 汪文斌回应称,我刚才已经说了,当务之急是印方应该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尽快在现地脱离接触,以实际行动推动边境局势缓和降温。我们希望印方和中方相向而行
自9月以来,西部战区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了多场演练,其中包括“发现即摧毁的” 红箭-10反坦克导弹演练、多兵种全要素立体夺控演练、“空投热食”后勤补给演练等。 在边境地区也出现一些积极迹象(尽管可能是暂时的):剑拔弩张的对峙局面虽然仍在持续,但总体局势在趋稳,特别是班公湖地区的情况出现缓和。 印度政府这个“自中印对峙以来的第一份官方声明”,与其说是对国内及国际的郑重宣示,不如说它更像是为安抚那些吵吵嚷嚷的议员们而临时搬出来的通报
一个背景是,几个月以来,中印边境对峙的话题一直被反对党国大党拽在手里,作为攻击莫迪政府一个武器。 “中印要和平、不要冲突;要合作共赢,不要零和博奕;要信任,不要猜忌;中印关系要前进,不要后退”,他说,若两国落实双边外长会晤共识,并贯彻到一线部队,坚持对话谈判,就能克服困难。 文章称,新照片显示了在西藏穿着现代战斗装备(包括防弹衣和头盔)的中国士兵拿着长棍,上面固定着弯曲的刀片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印度总理莫迪到中印边界东段地区活动答记者问。 答:中方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中印边界东段地区存在巨大争议,这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
印度和中国安全部队本月第二次达成协议,试图缓解两国在喜马拉雅山脉有争议边界的紧张局势。 双方军事指挥官周一在长达11个小时的会谈中敲定了这项协议。6月15日,20名印度士兵在其中一个有争议地区的冲突中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