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宠
求主使教会各成员,能藉禧年的恩宠与主与人修好,彼此怜悯宽恕,好能生活在福音的喜乐中。为此,我们同声祈祷。 求主使在战乱地区的兄弟姊妹能早日得享和平
求主赐予教会内兄弟姊妹,常怀喜乐,渡圣洁和虔敬的生活,听从教会的教导,迎接救主的来临。为此,我们同声祈祷。 请为世界祈祷: 求主开启各国领导者的眼目,不要让俗世的权利和物欲所蒙蔽;赐给他们正义,以互信互爱建设和平共融的世界
这个民族,不听上主自己天主的声音,不肯接受教训;忠实已丧失,已绝于他们口中(耶7:23-28)。 犹太人是天主特选的子民,然而,他们却常常违背天主的诫命、杀害天主的先知、背离天主与他们所订立盟约。 如果从人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养子”,早就被抛弃了! 然而,天主却始终持守自己与人所订立的盟约,一直用不同的方法善待犹太人
本书为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1997年至1998年一年间的日记,其中不仅记录了他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修行,他与美国心理学界的交往,美国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基本面貌,更以大量篇幅阐释了他对意识领域的研究,并厘清了“转译”式的修行与真正具有“转化”意义的修行之不同。因此,本书可称为意识研究领域的巅峰之作,以及身心灵成长的**指导手册。 肯·威尔伯,当今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之一
咨商心理师苏绚慧,最近写了一本新书《敬那些痛著的心:苏绚慧的暖心放映时光》,她从18部电影中,透过这些影片的人物、情节,来谈人生的痛,生命的伤,让我们从中学习,温柔且慈悲的对待自己,而慢慢走向复原、拥抱完整的自己。 我回忆起2015年,因骑脚踏车、跳舞导致的腰伤,让我意识到该去面对“真实的自我”,过往总是我想要做东、我想要做西,只要我有空档的时间,就安排什么事情可以完成。 印象最深刻的,有次接受保险行销杂志专访,特地请教专家访谈的教战手册,而刚好朋友群也有空
求主赐予教会恩宠,使教会内各成员以圣母为榜样,并在圣母的助佑下,忠于自己的圣召,把福音的喜乐带给世人。为此,我们同声祈祷。 愿主的慈爱充满世人,使他们放下仇恨,彼此包容,互谅互让,共建和平、共融的世界
愿教会各成员藉领受圣体圣事,在基督的爱内团结合一,生活直到永远。为此,我们同声祈祷。 请为世界贫困地区的人民祈祷: 求主眷顾他们,恩赐他们有温饱的食粮,脱离饥饿的日子
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论教会及性侵丑闻》 (1/3) → 上主听了厄里亚的呼求,孩子的灵魂又回到他身上,孩子就又活了。(列王纪上 17:22) 说完这话,便大声喊说:“拉匝禄!出来罢!”死者便出来了,脚和手都缠着布条,面上还蒙着汗巾。耶稣向他们说:“解开他,让他行走罢
我一直在听电视上的一些福音派节目。他们似乎在说,一旦你重生并接受耶稣为你个人的救主,你就能保证自己的救赎。你能对此作出评论吗? 当新教徒问你:”你得救了吗?”作为一个天主教徒,你的回答应该是:”得救是由于恩宠,借着信德,所以得救并不是出于你们自己,而是天主的恩惠;[弗2:8],为我们得救的人,却是天主的德能[林前1:18],因着祂圣子的死得与天主和好了;那么,在和好之后,我们一定更要因着他的生命得救了
本书以历史年代为经,以神学思想为纬,依序探讨恩宠论在教会发展过程中,所遭遇到的重大挑战与转折,借此指出整个神学发展的面貌,并也尽可能与当今世代相容。 全书共九章,分别就恩宠一字的希腊文字义、圣经中的恩宠观、早期东方教父著作中所流露的恩宠思想、奥斯定及多玛斯的恩宠观、马丁路德与特利腾大公会议的恩宠观,以及近代西方思潮在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及启蒙运动下,所探究天主恩宠与人的自由之间的相关议题。本书最后,作者以当今的神学人学为基础,将恩宠思想做一系统性整合,使之与人的实际生活会通,而不致产生信仰与实际生活的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