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形势
自21日晚开始,湖南遭遇寒潮天气侵袭,气温大幅下滑。随着冷空气进一步渗透南下,昨天白天,全省雨雪范围已经从湘北局地扩张到湘中一带,浏阳大围山、张家界、常德、益阳、新化等地出现雨夹雪,桃江、安化出现小雪。气象专家表示,这一场低温湿冷天气还将继续维持
气象监测显示,过去一天,受寒潮影响,甘肃中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西部等地出现强降温,降温幅度超过10℃,部分地区达到12~18℃。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预计14日至16日,寒潮将继续南下,东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和东南部、黄淮中东部、江汉东部、江淮大部、江南中东部和南部、华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2~16℃。17日,最低温度0℃线将南压到江南南部
中新社郑州8月21日电 (记者 董飞)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21日消息称,当日12时,黄河上游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升级至Ⅲ级。 受近期河源区持续降雨影响,黄河唐乃亥水文站流量持续增大。20日17时,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发布了洪水黄色预警,唐乃亥水文站可能发生3000立方米每秒洪水,黄河上游防汛形势日益严峻
1月9日,中国气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2022年全国天气气候特征总结。回顾2022年,我国天气形势复杂,气候异常显著,极端事件频发,全国平均气温10.5℃,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2021年的历史次高,夏季高温过程创历史之最,且暴雨过程频繁,华南、东北雨涝灾害重。 再看降水,全国平均降水量606.1毫米,较常年偏少5.0%,为2012年以来最少
今天(13日)起,河北、山东等地将陷入“霾伏”,并一直持续至17日,局地污染严重。由于雾霾天气维持时间较长,需注意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5日-7日,华北、黄淮等地遭遇雾霾,8日起大风猛刮,空气污染物一扫而光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4日电 4日,中国气象局召开8月新闻发布会,发布汛期后段全国天气形势分析研判,防汛救灾气象服务工作盘点及未来防汛气象服务重点等内容。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长江中下游降水量偏多,持续时间长,从现在来看,主要成因是什么?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梁旭东介绍,气象部门除了密切监测、及时预报预警以外,还有一部分工作是进行预报技术研究,也就是对天气气候过程进行研究。今年6月至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比较长时间的降雨,雨量异常偏多,针对这个较长梅雨期,我们组织了专家团队进行相关研究,有一些初步的成果
为进一步落实防御暴雨各项工作,5月25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镇长王崇曦带队对北滘镇水浸黑点、水利设施及三防应急物资等进行检查,并详细了解北滘镇目前暴雨各项防御工作情况。 据顺德区气象局最新天气预测,顺德区已步入“龙舟水”防御关键期,5月25日至26日,受低涡切变的影响,顺德区将有大雨,局部暴雨, 并伴有8级左右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此次降雨具有“落区高度重叠、局部雨强大、次生灾害风险高”等特点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叙浩 通讯员/粤应宣)据气象部门预报,2月19日至22日,受强冷空气和降水共同影响,我省阴雨寒冷天气仍将持续。其中,19—21日大部分市县有大雨局部暴雨降水过程,雨雾时能见度低于2公里,气温将持续下降,最低气温将出现在20—21日,粤北和珠江三角洲中北部市县将有5℃以下低温,高寒山区最低气温零下3—0℃,有冰冻,局部伴有冻雨或雨夹雪,海面将有6—9级大风。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发布通知,于2月19日21时启动防冻Ⅳ级应急响应
12月7日以来,我省东部和中南部地区普遍处于静稳天气形势,地面相对湿度在90%以上,风力偏弱;混合层高度长时间低于200米,逆温层厚度超过700米,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省东部和中南部地区经历了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 近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环境气象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了空气质量联合会商。 专家会商预测,10日午后西北风开始自北向南影响我省,扩散条件转好,污染逐步清除,本轮污染天气过程结束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晨 庄白羽报道 9月8日是中秋佳节。上午8时,中央气象台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以及广东省、陕西省气象台举行全国早间天气会商会,重点就热带低压系统的影响及陕西、四川等部分地区的降雨进行分析。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副局长许小峰听取会商,结合近期天气形势就预报服务工作给予指导,并向中秋节期间值班的气象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