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院
为传承醴陵陶瓷技艺,提升我校陶瓷工艺专业群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以学校“强师赋能”目标任务为导向,在校长瞿孝林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与醴陵市陶瓷艺术家协会及民盟中央美术院醴陵分院建立合作关系,以传承醴陵传统陶瓷技艺为本,以服务地方陶瓷产业发展为要,开设“陶瓷技艺培训班”。学校老师们可以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提升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从而更有效开展专业教学,为地方特色产业培养更多实用性人才。 2月24日,我校与醴陵市陶瓷艺术家协会签订合作协议,确定了第一期“陶瓷技艺培训班”的培训安排
1972年,出生于广东普宁。 现为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及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青年艺术家个人邀请展,香港艺术公社,香港
汪铭录,1959年出生,湖北省咸宁市人,笔名汪洋,现定居武汉。现为中国党建画院执行秘书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中艺联合美术院国画研究室主任、书法篆刻研究室主任中艺联合美术院湖北分院院长、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艺术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ISQ9000A国际认证书法师和国画师、国际美术家联合总会中国执委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世界华人协会湖北分会首席艺术顾问、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安徽新华学院特聘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其书画作品二十多次获全国性书画大赛金、银奖,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书画作品300余幅,出版个人特刊专集五本,获得“国际金奖艺术家”“书画艺术名人”“20世纪国际书画名家教授成就大奖”等荣誉
9月4日上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惊石、连紫华一行到德化陶瓷艺术驻地中心参观,县陶瓷办、德化人力资本有限公司负责人陪同。 两位大师仔细观看了艺术展厅的作品,详细听取了驻地中心的定位及功能等介绍。潘大师表示,驻地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准,驻地中心有着浓厚的创作氛围,他将与人资公司合作,入驻驻地中心,加入驻地创作大军,助力德化陶瓷产业发展
日本统治台湾,除了镇压与笼络之外,积极推行近代化,影响非常深远。台湾的近代化可以说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海外版、殖民地版,但就是欠缺议会政治。殖民统治是负面的,近代化本身却是正面的,基础建设有铁路、银行、邮便、电信、医院等等,在制度方面,尤以近代教育成效最显著
3月11日,应长三角美术馆联盟成员单位上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上海市普陀区美术馆)的邀请,嘉兴美术馆副馆长仲中晓代表单位参加“纪念刘海粟诞辰120周年·闳约深美——美专前辈和华东艺专师生作品及史料展”,同时与相关馆院进行了合作交流。 刘海粟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后称上海美专)拥有强大的师资阵容,黄宾虹、张大千、钱瘦铁、王个簃、朱屺瞻等大批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耳熟能详的人物,当时皆曾执教于此。本次展览汇集了刘海粟、黄宾虹、张大千等20余位同时代前辈大师的精品力作,展出了刘海粟及上海美专的文献史料,以及华东艺专的50余位师生的优秀作品
身处武汉文化重地昙华林,思迈氤氲在充满浓厚文艺美学的氛围之中。 SMILE拥有一支成熟而不乏热情,专注而不拘于形式的设计团队。思迈汇聚资深雕塑、影像、声学、考古复制、壁画五大行业专家团队,包括李三汉、方曙东等著名艺术大师,展陈、空间、多媒体展项、环艺等专业设计精英
杨海林,湖北监利人,湖北美院本科毕业,师从著名画家钟鸣教授。 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监利县美协副主席、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骨干教师、中学高级美术教师、北京千渡网艺品万家签约画家、湖北省国画院签约画家。 2005年至2007年分别在武汉和杭州举办个人画展
南京艺术学院(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简称“南艺”,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也是中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现今的高等艺术学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成员、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一。 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是1912年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专董事会主席,1959年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
汪铭录,笔名汪洋,1959年出生,湖北咸宁人。现为中国党建画院执行秘书长,文化部中艺美术院书画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副秘书长,国际美术家联合总会中国执委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安徽新华学院特聘教授。 其书画作品二十多次获全国性书画大赛金银奖,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书画作品300余幅,被授予“国际金奖艺术家”、“世界书画艺术名人”“中国艺坛功勋人物”和“20世纪国际书画名家教授成就大奖”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