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
东部大猩猩(学名:Gorilla beringei)[2]是一种大猩猩,且是灵长目中体型最大的。目前东部大猩猩分为两个亚种:东部低地大猩猩(G. b. graueri)是数目最多的,约有16000头[3];山地大猩猩(G. b. beringei)则只有约700头。另外亦有指在布温迪森林的山地大猩猩族群是属于第三个亚种,数量约占山地大猩猩的一半
国际新闻网联合国消息 为庆祝即将到来的农历鼠年,联合国邮政管理处于即将于1月10日正式发行“中国农历生肖”系列庚子鼠年特别版邮票版张。该邮票版张共包含10枚邮票,每枚面值1.15美元,主票面图案为联合国会徽,副票和背景则为鼠年生肖形象。 这一生肖形象延续联合国“中国农历生肖”系列邮票的传统,以红色和金色为主色调,以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为灵感,设计者是来自中国的设计师殷会利
300多只濒危珍稀动物白琵鹭飞到了鄱阳湖都昌水域。 10月25日下午,在鄱阳湖都昌县佘山干子湖水域,当地摄影师拍摄到一群白色小鸟站在水中觅食。 白色琵鹭排队在水中觅食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人造物与自然共荣的可能性,而非违抗自然”身为一位大型装置艺术家,Thomas Jackson深谙每一次创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神,思考如何让装置艺术在环境中维持最理想的姿态。在近期的创作中Thomas Jackson重新思考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反其道而行让自然成为作品中的一部分。 “过去,我将风视为户外装置的威胁,因为这些装置通常非常脆弱
记者近日获悉,从今年起,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将大幅增加用于监测野外自然物种的红外相机,实现全省自然保护区网格化布设全覆盖。同时,“粤野觅镜——大美保护地探秘”大型宣传活动也从即日起推出,通过播报全省红外相机监测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展现广东省自然保护地的大美风光,呼吁大家爱护野生动植物,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 据了解,广东省目前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地1300多个,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地最多的省份之一
近日,据《哥本哈根邮报》报道,来自丹麦、波兰、德国的科学家发布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对波罗的海濒危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造成严重危害。参与调查的科学家表示,爆炸产生的有毒物质会杀死海域内的鱼类或影响其繁殖。科学家估计爆炸导致附近大面积海床受到污染,并威胁在附近繁衍的生物群体
农业农村部印发《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共抓长江大保护和长江十年禁渔决策部署,持续做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经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沟通一致,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是我国首个针对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台的专项实施方案,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方案》坚持生态优先、系统保护的基本原则,以加强长江珍稀濒危物种资源保护、修复重要水生生物关键栖息地、提高渔政执法监管能力、健全水生生物资源及栖息地监测体系、提升长江生物物种保护技术水平为重点任务,通过统筹加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推进长江生态系统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探索令人惊叹又危机四伏的地中海,叹为观止的野生动物已经适应并实现了长期生存——直至今日。 地中海承受着来自人类的巨大压力。生命得以在此繁衍生息的秘密是什么?人类如何能保护这些濒危的生态系统? 发掘动物们为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而采取的独特策略
澳洲发现世界最大最长蚯蚓 体长2米大小如蛇(图) 【环球网综合报道】体长1米,宽2.5厘米,且在地上滑行的动物令你想到了什么呢?答案可不一定是蛇。据美国猎奇网站“odditycentral.com”1月14日报道,澳大利亚东南部吉普斯兰地区近日惊现世界上最大最长的蚯蚓,躯体伸展最长可达2米。 据报道,吉普斯兰大蚯蚓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蚯蚓
杜晓华,男,1972年1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园艺系副主任。主要从事观赏植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收集保存三色堇种质资源900余份,筛选出耐热资源3份;完成了三色堇热胁迫转录组测序,克隆了三色堇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4个,为三色堇抗热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开发了三色堇EST-SSR标记,构建了三色堇与角堇种间遗传图谱,为三色堇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选育出三色堇与角堇自交系40余份,配制出杂优组合5个,为三色堇杂交F1代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艺植物种类识别》等著作和教材3部。主讲本科生《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和研究生《高级观赏植物遗传育种学》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