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讯
上海润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应用解决方案及芯片、模块、定制器件提供商。 目前主要代理高通、AVX/京瓷、思佳讯、AAC等全球著名IC设计制造公司的IC产品,并拥有美的、共进电子、大疆创新等客户,是IC产业链中连接上下游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公司一直专注于无线通讯连接及传感技术的研发,形成了在智慧家电、无线城市、安防、指纹识别应用等多个领域的IC应用解决方案
在现代社会里,电磁波无处不在,各种以电力驱动的设备如电脑、家庭电器、影音器材、流动电话、无线网络通讯产品等,皆会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会影响电子设备操作,你或可能曾经听过收音机发出的“沙沙”声,这可能就是因为受到其他电子产品的电磁波干扰。试想像,若因电磁波干扰,影响医疗中心内的医疗仪器,甚至病人身上的心脏起搏器,后果堪虞
广东维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维锐科技”)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司一直秉承维新求变,锐意进取的企业精神,依托腾讯等国内外主流IoT平台,研发物联网应用软件和智能硬件,以Led照明,智能电工、安防系统、传感技术和无线通讯为核心产业,开放对接各行各业的硬件产品,为客户提供云服务、软件开发、硬件设计与产品制造在内的一站式服务,为智慧家居、智慧建筑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维锐科技拥有以智慧路灯为载体的物联基站专利技术,也致力于为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提供全面的系统集成方案,公司正致力成为一家领先的智慧家居,智慧建筑,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为一体的物联网综合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 维锐智慧家居解决方案、维锐智慧建筑解决方案等
1、射频能量:从9KHz-3000GHz射频频谱内任一个频率的电磁能量。 2、有害干扰:使无线通信系统受到阻碍和多次中断,无线导航系统或其它的安全系统受到危险或使其性能急速降低的干扰。 3、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国内使用的或具有相似目的的设备不包括电信领域方面的应用,主要设计于为工业,科学和医疗方面产生RF能量的设备和器具;典型的ISM设备主要应用在物理,生物和化学效应,例如在加热方面,机械振动,带电粒子的加速度. 4、产品主要分为四类:无意发射设备、有意发射设备、不用许可证的个人通讯设备、不用许可证的国家的基础信息设备
安科瑞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为用户端提供预付费管理系统、环保用电监管平台、无线通讯智能电表、智能电力监控与电能管理系统、大型公建能耗监测系统、光伏电站电力监控系统、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等。 ARC系列功率因数补偿控制器是低压配电系统补偿无功功率的专用控制器,可以与多种等级电压在400V以下型号的静电容屏配套使用。输出路数有6、8、10、12路四种规格
目前NFC标准的手机支付业务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运营商等联合推动下,在2011年下半年进入扩大推广阶段。包括谷歌、微软都在NFC技术研发方面大力投入。苹果公司也表示有望在其第五代iPhone智能手机上内置NFC功能
华安捷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企业客户提供领先的全方位的智慧融合的智能对讲机系统专网解决方案服务供应商。聚焦客户内部及对外沟通需求,利用多媒体集群调度系统,提供集群对讲、音视频调度、行业应用等业务,为企业客户提供优质的语音、图像、视频、及行业应用等融合移动对讲通信解决方案。 北京华安捷讯是具有多年对讲机系统领域经验的专业团队,凭借对专业应急通信市场深刻理解,结合多年基于公众网络提供集群对讲服务的技术积累,倡导合作共赢
随着新兴应用带动量测技术发展,高速串列界面趋向高传输率迈进, 不论无线通讯、嵌入式系统,提升资料传输效率是当前设计者首要目标,因此高速界面发展如火如荼。 碍于各式技术标准协会制定规范与无线通讯及有线通讯互相跨用问题,量测时需考量时域及频域讯号测试, 并且还需符合各家协会标准规范要求.......然后 动辄几百、或上千万的设备投资, 目前评估的规格是否符合未来发展的应用? 买入的设备是否能真的使用得淋漓尽致? 是否能负担往后设备维护的费用? 针对未来不同应用,需要不同的周边配置,是否需添购的项目永远买不完? 我们可提供仪器租赁服务,依照您的使用需求制订租赁时间长短,同时在租赁期间提供专业技术支援,以协助您完成测试!
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来实现对粮仓温湿度远程的监控,主要是以温湿度为研究对象。本设计采用了以Zigbee为无线通讯方式的主从机模式,系统核心控制器采用STM32单片机、检测数值采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传输数据采用ZigBee、显示屏采用LCD1602、GSM模块远程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开关电源控制使用继电器。其中温湿度传感器的作用是将检测到的数值传送给单片机,再由单片机所测的数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如果所得数值超过预设值,则蜂鸣器发出警报
本书对无线网络技术做了由浅入深的导读,读者可以从书中清楚学习到从远距行动通讯与无线电脑网络之电磁波传输与讯号处理的基本运作原理,从无线蜂巢网络系统组织架构到发展世代的过程,从短距无线随身网络、中距无线局域网络到远距无线都会(广域)网络技术规格,从无线网络运作程序到行动商务应用之外,本书更进一步解释国际标准组织的运作方式与国际标准规格产生的过程,以充实读者对国际标准制订与相关专利知识产权的影响。 第1章 行动与无线通讯入门(p.1) 1.3 从电磁波的应用开始认识无线通讯(p.11) 3.1 无线通讯的定义与简单的分类(p.73) 3.4 无线通讯的服务与涵盖的范围(p.88) 3.5 电路与元件设计的层次(p.89) 第4章 WiMAX与宽频无线通讯(p.137) 5.1 认识各种与我们切身相关的无线网络(p.191) 6.5 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比较(p.291) 第7章 行动与无线通讯的应用(p.297) 7.8 支援行动商务应用的网络架构(p.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