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法
【共同社11月25日电】25日从日本鹿儿岛县西之表市教育委员会采访获悉,在计划接纳美军飞机训练转入和建设自卫队基地的该市马毛岛,10月发现了几件可能是约3.3万~3万年前的石器。发现地点位于基地建设区域内,附近计划修建跑道等。 市教委10月11日获得防卫省许可,在马毛岛全域实施了文物调查
“晋公盘”,一件曾深埋于地下两千六百多年的“国之重器”,主人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义方彝”,目前国内考古界所见的唯一一件带有提梁的方彝,极其罕见。一件件文物,记录和诉说着一段尘封往事,此前它们星落各地,有的被不法分子私藏,有的流落国外,一些珍贵史实,或就此湮灭
本文摘要: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境内的中东铁路历史建筑多初建民国年间…目前,中东铁路的枢纽城市哈尔滨的大部分中东铁路历史建筑已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维护建筑…今年,滨洲铁路桥霁虹桥香坊火车站及原中东铁路局石头房子等建筑凭借独有的建筑风格较好的留存现状非常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研究价值,被国家文物局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一批铁路历史建筑选入不能移动文物名录近日,哈尔滨市发布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能移动文物名录》,松花江铁路大桥、香坊火车站、原中东铁路局石 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境内的中东铁路历史建筑多初建民国年间…目前,中东铁路的枢纽城市哈尔滨的大部分中东铁路历史建筑已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维护建筑…今年,滨洲铁路桥霁虹桥香坊火车站及原中东铁路局石头房子等建筑凭借独有的建筑风格较好的留存现状非常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研究价值,被国家文物局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一批铁路历史建筑选入不能移动文物名录近日,哈尔滨市发布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能移动文物名录》,松花江铁路大桥、香坊火车站、原中东铁路局石头房子等一批中东铁路历史建筑选入。 经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定,哈尔滨市共计调查指定不能移动文物2014一处。 如今,这2014一处普查成果已转入哈尔滨市不能移动文物序列,将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维护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冲击令不少学者担心。据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介绍,上海现存的历史建筑已锐减至632处,与多达1万处的伦敦相差甚远。为此,专家呼吁,加强地方传统文化保护刻不容缓
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面展现改革开放取得的发展成就和宝贵经验,大力弘扬以敢为人先、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广东改革开放藏品征集工作的实际,现向社会公开征集相关藏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特别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生产和生活变迁相关的各种代表性历史见证物。 包括文献档案类、影音资料类、文学与艺术作品类、证章牌匾类、票据类、生活用品用具类、生产设备和产品类、与重要人物相关的物品类、华人华侨类以及除以上类别之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或其他特殊意义的物证
据报道,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9月13日推出系列春拍,有人发现,在其中的“古逸清芬·信札古籍文献”专场中,部分拍品是四川省图书馆的馆藏文物。这批拍品的专场图录号是731-776号,内容是多位书法家、国画大师致西南名儒林思进《鱼雁集》中的信札。四川省图书馆对媒体回应称,确定这套收录在《鱼雁集》中的书札文物是图书馆馆藏,但对如何流入拍卖市场等细节,未予以回应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 璩静)记者11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30周年座谈会上获悉,我国已成为 连续十年“申遗”成功的国家,世界遗产总数达43项,居世界第三位。此外,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截至2012年,我国现行有效的文物保护规范性文件达500余件。 这些文物保护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长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重庆市红岩遗址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以及《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等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和签署的双边协定
鹤岗市革命文物实地调查工作已经完成。在此次普查中,我市新发现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8处。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国家、省、市革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保护这次革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经市政府16届7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在新发现的1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中遴选出3处作为鹤岗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涅槃般的锤炼,烈焰似的灼烤,才得以带来的无比沉着厚重的神舟历史。而如今,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它们正在不停地流失。 于是,国务院决定,将每年六月第二个星期六设为我国的中国文化遗产日
中广网北京12月11日消息(记者 李赢)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30周年暨修订10周年,为此,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今天共同举办纪念座谈会。 1982年,我国有了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是我国文化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它在2002年、2007年也分别进行了两次的修正,它确定和规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文物的原则和重要的措施。其中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去保护,考古如何去发掘,馆藏文物如何管理,文物出口如何办理许可证等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