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
开学第一周,地球科学学院校院两级督导与学院领导联合开展新学期教学督导工作,采取集中与分散听课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课堂一线,对教师授课质量、教学秩序、教风学风等情况进行了督导。 联合督导组认真听了丁彦礼等教师的课程,填写本科教学督导随堂听课效果反馈表,并与授课教师从教学技巧、讲课状态、授课内容等方面的优点及不足进行了交流反馈,帮助教师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体上,新学期地学院教学工作运行良好,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各项保障措施到位,授课教师准备充分,精神饱满,课堂上坚持立德树人,自觉融入思政内容,讲好中国故事,站好课堂主阵地,学生听课认真,展现了良好的学风
“富氏分析”Fourier Analysis(或称“傅立叶分析”),是工程数学的重要分支领域,研究如何将一个函数或者信号表达为基本波形的叠加。探讨范围包含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的概念。在两个世纪以来,富氏分析已成为一个广泛的主题,并且在诸多工程或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信号处理、量子力学、神经科学等
新华网北京5月8日电 在今日下午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了2020年北京市中考体育考试相关安排。 据介绍,中考体育考试调整为随日常体育课进行,完成即得分。中考体育考试共40分,包括过程性考核(10分)和现场考试(30分)两个部分
本网讯(特约记者/曾宪彩)近日,我院在9304会议室召开“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系列三——课堂教学督导工作汇报。教学副院长李慧星、校院两级督导组全体成员、30多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校级教学督导组专家左广玲就2022年度教学督导工作进行了精彩分享。 左广玲介绍了教学督导工作的任务和目标,随后详细讲解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听课评分标准,以黄可心、武冰冰、靳育老师的课堂为例分享了优秀教学案例,课堂有激情、互动性强、高度负责、用心等都是这些优秀教师的共同特点
2020级在校学生大一下学期成绩状态有下列情况的: 1.补考后仍不及格; 2.成绩状态为缺考、舞弊及取消考试资格; 1.申请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4月7日,以系为单位组织学生填报《2022上学期重修报名表》(附件1)。 2.填报要求:学生根据需重修的课程,查询本学期课表,选择填报2021级开设的对应课程信息,填报时应优先选择与正常上课时间不冲突的课程,重修选课步骤可参照教务处下发的操作视频。 3.因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等原因,重修课程已不再开设,由课程承担单位为学生指定内容相近、教学要求相当且该生以前未修过的课程进行重修
2020年7月4日上午,同济大学国际课程(夏季班)正式启动。课程为期3周,吸引了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和悉尼大学等多所澳洲高校的学生参与。 受到疫情影响,本期国际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
编辑点评: 根据北京市教委发言人李奕的说法,从2017年起,北京市中考将设置“科学实践活动成绩”加分,将平时的科学实践活动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成绩。此举意在提高中学对于科学实践课的重视。 昨天,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透露,2017年本市中考将增加“科学实践活动成绩”加分,目前具体加分比例、实施细则还在研究当中,今年底前有望最终确定
随着开学复课有序推进,各地初三年级学生和家长关注的中考政策也陆续出炉。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今年各地中考政策也出现了诸多特殊调整。诸如考试时间、体育测试、实验操作、加分事项等等,有关今年中考的一些变化,考生和家长需要特别关注
各教学单位、行政部门: 根据学校总体安排和2020年12月16日校长办公会议精神,现将2020-2021学年第1学期学生期末考试和寒假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1.毕业生(2018级高职、2019级高职(转段)于12月18日前完成课程考试、毕业答辩等考核工作。 2.2019级高职随堂考试课程在2021年1月8日前完成,考试科目时间为1月12-14日。 3.2020级高职(含转段)随堂考试课程在2021年1月8日前完成,考试科目时间为1月9-11日
2013年4月24日,福建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处处长、福建省语委办主任陈启文,福建省语委办主任科员陈贤登以及福建师大宣传部副部长郑文灿三位同志莅临我校,对我校创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进行评估。 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发放问卷、随堂听课和座谈等形式,对我校的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检查。陈启文处长代表评估组在反馈时充分肯定了我校在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高度评价了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实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