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温
自12月6日起,受静稳、逆温、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汾渭平原、河南大部分地区、辽宁和湖北部分地区出现连片污染过程。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研究员表示,大范围静稳叠加大雾天气,导致污染程度进一步加剧。自12月7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湖北中部等地区受低气压控制,近地面风速小于2米/秒,且持续出现近地强逆温
什么是逆温现象? 在底层大气,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m(米),温度降低0.6℃左右。也就是说,在数千米以下,一般是低层大气温度高、密度小,高层大气温度低、密度大。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和远距离输送、扩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
1月7日,南风转西北风,风力2-3级,温度13℃至-4℃,湿度32%-58%,晴朗。 1月8日,北风,风力2级,温度12℃至-3℃,湿度35%-49%,晴朗。 1月9日,北风转西北偏北风,风力2-3级,温度9℃至-6℃,湿度43%-68%,局部多云
名称 本周全省空气质量预报(2020年11月2日~2020年11月8日) 本周全省空气质量预报(2020年11月2日~2020年11月8日) 上周(10月26日~11月1日),26日,受南风持续影响,扩散条件不利,我省北部和东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中南部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27~28日,受冷空气影响,我省大部空气质量优良;29~30日,受偏南风影响,扩散条件逐渐较差,我省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31日,受扬尘影响,我省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张家口出现PM10中度污染;11月1日,受北风影响,扩散条件有利,我省以良为主。 3日,受偏北风影响,扩散条件较好,我省大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夜间可能出现短时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10。 4~5日,地面转南风,夜间湿度升高,扩散条件开始转差,污染物缓慢积累,我省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其中5日受逆温、辐合叠加影响,个别城市可能出现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公司生产的热敏变色(温变)油墨分为四大类:常温下显示某种特定颜色,经加温后颜色消失变为无色,冷却后立即恢复到原有颜色,因其变化过程可逆,称为“可逆温变消色油墨” ;在常温下显示无色,经加温后变为另外一种颜色,冷却后又恢复为原来的无色,因其变化过程可逆,称为“可逆温变发色油墨” 公司生产的热敏变色(温变)油墨分为四大类:常温下显示某种特定颜色,经加温后颜色消失变为无色,冷却后立即恢复到原有颜色,因其变化过程可逆,称为“可逆温变消色油墨” ;在常温下显示无色,经加温后变为另外一种颜色,冷却后又恢复为原来的无色,因其变化过程可逆,称为“可逆温变发色油墨”;油墨在常温下显示颜色,加温后变为另外一种颜色,因其变化过程可逆称为“可逆温变转色油墨”;加温后从无色或从某种特定颜色转变为另外一种颜色,经过加温后显示的颜色也不会消失,故称为“不可逆温变色油墨”。 现有品种主要为: 目前公司温变油墨的变色范围有:消(发)色红、黄、蓝、黑、灰、墨绿、草绿、玫红等;另外,公司可由用户提出任何颜色的变化,由我们根据客户要求制作。
生态环境部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近期空气质量形势(3月1日) 本文摘要:部3月1日向媒体通报,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及各省级环境监测部门联合会商结果,不受区域很弱风、逆温及高湿等不利因素综合影响,预计3月1-5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将经常出现一次区域性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个别城市将超过相当严重污染级别,影响范围还包括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山西中南部、河南大部,以及汾渭平原城市。 部3月1日向媒体通报,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及各省级环境监测部门联合会商结果,不受区域很弱风、逆温及高湿等不利因素综合影响,预计3月1-5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将经常出现一次区域性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个别城市将超过相当严重污染级别,影响范围还包括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山西中南部、河南大部,以及汾渭平原城市。其中,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山西中南部及河南北部地区有可能经常出现5天中至重度污染过程,京津冀中南部部分城市有可能经常出现4-5天重度至相当严重污染过程
生态环境部表示,今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较为不利。生态环境部将安排部署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10月正处于秋冬季节转换期,气温、湿度昼夜变化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低压、高湿、强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下,容易出现污染过程
名称 本周全省空气质量预报(2020年3月9日~2020年3月15日) 本周全省空气质量预报(2020年3月9日~2020年3月15日) 上周(2020年3月2日-3月8日),2-5日,扩散条件较好,我省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6-8日,受逆温、高湿的影响,扩散条件转差,我省大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主,其中8日中南部城市出现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以PM2.5为主。 10日,受冷空气影响,扩散条件较好,我省北部空气质量优良,中南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 11日,地面转南风,中南部存在逆温,扩散条件一般,我省北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中南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12月7日以来,我省东部和中南部地区普遍处于静稳天气形势,地面相对湿度在90%以上,风力偏弱;混合层高度长时间低于200米,逆温层厚度超过700米,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省东部和中南部地区经历了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 近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环境气象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了空气质量联合会商。 专家会商预测,10日午后西北风开始自北向南影响我省,扩散条件转好,污染逐步清除,本轮污染天气过程结束
逆温(英语:temperature inversion)现象是一种气象学的现象,指地面上的温度随着高度越高而增加,与高度越高温度下降的正常现象相反,通常因高压笼罩,不易空气对流所致。因为较高的暖空气覆盖着较低的冷空气,可能会导致空气污染物无法散出,影响当地居民和其他生物的健康,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即为一著名案例。 因为逆温而无法散去的污染物,摄于哈萨克阿拉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