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罪
当一位总裁谈到他的公司卷入非法活动时,他懊恼地说:“犯错了!”他看起来很后悔,但却不肯承认自己有任何错误。 有些错误只是单纯的“过错”,如:开车走错路了、不小心将晚餐烧焦、要开支票时才发现支票簿已用完了。但有些错误则是蓄意犯下的偏差行为,上帝称之为罪
试“玩”Netflix的互动式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觉得有趣,电影长度约90分钟,观众做出不同选择就会产生不同结果;电影剧情简单讲:“史戴分的游戏人生”,我们得帮他做出决定好让故事继续发展下去,喔,这样说也不对,如果我们都不做决定,节目本身也会自行选出发展的方向。 影片最有趣的设计是到某一段时,史戴分突然“意识”到有人正在控制他(观众),所以他出现反抗行为,违反我们给出的指令;乍看影片中的史戴分挣脱我们的掌控,但实际上他并未挣脱控制,或说,我们并不是这部影片真正的控制者,《黑镜》的幕后团队才是(观众以为自己可以“选择”结局,但结局不过是有限且经过设计的结果),史戴分(角色)看似发展出自由意志,其实依然受控于后端的“设计者”,史戴分只能存在萤幕中,永远逃不出掌控。 另外,由于史戴分在片中质疑自己的存在,将我们拉进了他的世界(参与剧情发展),之后一连串黑暗血腥恐怖情节发展,史戴分都可以怪罪在观众(控制者)身上(是“他们/观众”逼我做的!), 萤幕外的我反倒有一点愧咎感,想说我为什么要让他(史戴分)经历这一切(其中一个选项甚至可以弑父);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拥有掌控他人生死的权力时,一如 《口白人生》的艾玛汤普逊,我们还能若无其事地给出死亡指令嘛?又或者,正因为这只是一部电影一个游戏,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有愧咎感? 假如这一切不只是一场游戏,不只是一部互动式的电影呢?假如我们也只是活在Netflix世界里的一个“角色”呢? “所以这一切是为了娱乐某个人,某个在控制你的人,那么你为何没有进入更具娱乐性的情境?”心理医生
我的出生,让父亲有了父亲这个角色。第一次做父亲的他,对于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会欣喜若狂,会手忙脚乱,也会不知所措,但更多的是他对于我的关爱。 成长之路漫漫,有过叛逆,有过争吵,父亲不善言辞,却永远用他的方式教导着我、保护着我
陪伴,是一种承接住对方状态的过程,让对方感受到自己并非独自一人,而是有人安稳、沉静的陪在身旁。 每当社会发生骇人听闻的凶杀案,新闻洗脑般地放送家属痛苦流泪的画面,从那一刻起,一股强大的恐惧便开始绷紧每个人的神经,不安油然而生;此时,受苦是一份生命存在状态无法回避的孤独与绝望,而经历被黑暗垄罩的恐惧,再度体会自身渺小的脆弱与不安,一旦社会以强硬态度怪罪当事人,企图淡化我们对痛苦的无能为力时,漠视痛苦的存在,抑或是不经思考、脱口而出缺乏同理心的关怀,无疑是在伤口上洒盐,再再提升痛苦的层面。 这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唯有陪伴! 陪伴,是一种情绪共振的状态,绝不是无所事事地待在身边,有时候必须不断接受对方负面的情绪,聆听对方说话、抱怨,过程中将会消耗大量能量,必要时需要设下ㄧ道情绪界线,这门学问,尤其是遇到不同状况的应对进退更是令人为难;如果说“同理心”可以打开一个人的灵魂,那么,错误的方式也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人生,要想真正达到“陪伴”的功能,绝对需要后天努力学习,绝非一蹴可几的,而学习陪伴他人,也是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功课! 《当伤痛来临》,立刻前往试读►►►
简介:《泡沫之夏》改编自大陆言情天后明晓溪的同名作品。尹夏沫(徐熙媛 饰) 和洛熙(黄晓明 饰) 因同是孤儿的身份让彼此互相吸引。但深爱夏沫的男友欧辰(何润东 饰) 为了分开两人,把洛熙送到英国留学
1耶和华对亚米太的儿子约拿说: 2“你起来前往尼尼微大城,大声警告那里的居民,因为他们的罪恶滔天,已经达到我面前。” 3可是,约拿却起身逃往他施,想躲避耶和华。他到了约帕港,看见一艘要开往他施的船,就付了船费,上了船,想和众人一起去他施,好躲避耶和华
不是他们不想解释,而是他们没有能力解释。 他们不知道,我们能看见的物质体为什么都是转动的。他们不知道这些物质体的形成离不开转动
简介:《泡沫之夏》改编自大陆言情天后明晓溪的同名作品。尹夏沫(徐熙媛 饰) 和洛熙(黄晓明 饰) 因同是孤儿的身份让彼此互相吸引。但深爱夏沫的男友欧辰(何润东 饰) 为了分开两人,把洛熙送到英国留学
但你们不可这样;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事人的。(路22:26) 这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当耶稣面临死亡的压力下,而祂的门徒门居然在争谁大?谁小?的事。我们很难想像跟过耶稣三年半的门徒居然不能体会耶稣此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