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址
由创办人吴钟城先生(别名成师)于台南市旧海安路112之10号创立。 第二代吴明芳先生调整营业型态并迁移至长乐街2号(现今民权路3段2号) 第三代吴宗宪先生接触佛法之后,体会到佛法之精妙,以及佛教艺术对安定人心的功效,盼与大众结缘,于民族路现址成立“成记佛俱精品”。 成记佛具精品与府城地标古迹赤崁楼遥望相对,与祀典武庙、祀典大天后宫比邻而居, 吸收传统宗教文化的精髓,发扬现代佛教生活化的精神,创造融入现代家居的清净佛堂, 借由现场的摆饰与提案,让您可以掌控、设计与居家风格完美相容的佛堂, 让全家沉浸于现代佛教美学的力量
北京南站,隶属北京铁路局管辖,现为直属特等站。就客运量而言,是北京继北京西站、北京站的第三大火车站。就车站规模来说,是北京面积*大、接发车次*多的火车站
虽然香港算是一弹丸之地,但天后庙在香港并不罕见。香港有离岛逾二百多个,每格岛上均有至少一座天后庙。根据谢永昌著述的《香港天后庙探究》,香港约有三百五十座天后庙
蒙妮坦美发美容学院明白到舒适的环境以及完善的设备,都有助提升学员的学习质素和气氛。 故此,我们于2004 年 6 月扩张校舍,并乔迁至现址 – 尖沙咀美丽华大厦 ,为学院、学员注入新力量。 逾万尺的新校舍展示学院的全新专业形象,加进不少新元素,提供多个设备完善的主题课室, 包括:大型理论课室、面部护理、身体护理、香薰水疗、美发造型、studio等8大类型 ,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
上海航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2001年5月建立加工厂,2013年6月由浦东新区高科西路1908号B幢5楼迁至现址:上海浦东新区沈梅路99弄8幢B区,现有厂房面积4000平方米,注册资金3000万人民币,是专业从事线路板控制系统及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组装及测试等一站电子制造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先进的SMT贴片生产线,波峰焊接设备、装配流水线和ICT、AOI、X-Ray等先进检测设备。公司拥有一批专业从事线路板、电子产品开发、制造及质量控制的工程技术人员,专长于各种复杂线路板、电子产品的配套业务,公司有畅通的采购渠道和丰富的采购经验,由于有元器件贸易的经验和基础,能够全面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这间店其实也开了很久,现址是搬家后、搬家前的地址就在旁边走路约1分钟就到的点, 虽然我们常经过,但从来没想要去吃,那天是陪小钟看完医生,想说找个地方吃早午餐,看了看....去吃它吧。 决定好要吃的餐点后就去柜台点餐、付钱, 之后服务生会将餐点送过来。 如果是原先的店,我应该还是不会想去,从外面看是没太大吸引力, 搬到现在的位置,至少看来觉得明亮许多
许久前某C君传一张日本时代台北城内绘叶书给我,影像下半部正在进行屋顶的修建工程,当时没有多想,直觉那就是兴建中的台湾总督府,直到看到FB网友Ken Hong大贴出了一系列类似的老照片,仔细比对后才发现自己搞错了Orz 这张应该是在台湾总督府土木部顶楼往东门拍去,前方像学校操场的大广场(体育俱乐部)才是台湾总督府的预定地,远处除了景福门外,还能看到第一代的总督官邸、台北医院等,照片的时间大概落在1907-1908年左右。 约1908年刚完工没多久的台湾总督府土木部,位子就在台湾总督府后方,为森山松之助的作品之一,1919年台湾电力株式会社成立后,改为电力会社的办公大楼,二战时遭到美军空袭轰炸全毁,现址则变成了法务部廉政署办公大楼。
福州科技馆于1992年成立,是以“体验科技、感悟自然”为宗旨,开展主题科普展示教育活动为手段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特别是服务未成年人思想建设)为己任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于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福州市重要的精神文明窗口,福州科技馆常年免费向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社会公众开放,是福州市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入选福州市首批“福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2015年入选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单位,命名为第四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2016年“大篷车科普志愿活动”获全国**志愿服务项目
2. 原有风狮爷位于村北有应公庙旁 ( 庙已不在 ),头与四肢早已毁坏,1971 年因白蚁危害严重,故重立风狮爷于现址。 3. 此尊风狮爷曾遭不明人士破坏,将门牙敲断;据传因为风狮爷对向琼林而遭破坏,但实际于地图观测,琼林位于泗湖东北方 ( 方位 040 ) ,而非北方,故应是以讹传讹。 1. 风狮爷设立过程:请示王爷择地与方位后,取得石狮,动工日先以三牲酒菜祭拜土地,完工后请法师举行“开光仪式”,仪式中先净坛、请神,并备勒令朱笔、白公鸡 ( 王爷鸡 )、宝镜,再取鸡冠血,用朱笔沾点风狮爷双眼,完成开光,如此风狮爷即具有法力
宜兰县金洋国小,位于南澳南溪上游,学生多为泰雅原住民,是间历史悠久的学校,创立于1921年,经日本人成立,前身为“甲种蕃童教育所”,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奉令改校名为宜兰县南澳乡金洋国民学校。1956年(民国四十五年)随金洋村迁村,校址移至现址,并接收合并武塔国小仲岳分校。1968年(民国五十七年),九年国民教育实施,奉令改为宜兰县南澳金洋国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