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
褪黑激素是一种内生性激素,存在于动物、植物、霉菌及细菌中,在动物体内主要是由松果体所分泌。褪黑激素目前已知可能透过多种机制与non-coding RNAs有不同的交互作用,但其整体机制仍缺乏综合评论的文章。 研究结果: 本篇综合评论文章中,整理了褪黑激素与microRNA 或long ncRNAs的相关整体机制,本文章综合了其他文章,发现褪黑激素与non-coding RNAs的整体机制包含与癌症有关的miR-363-3p and miR-1207-3p等
伊利诺伊州CHAMPAIGN-基于石墨烯的生物传感器可能会迎来液体活检时代,检测在患者血液或血清中循环的DNA癌症标志物。但是目前的设计需要大量的DNA。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皱缩的石墨烯通过产生电“热点”而使其对DNA的敏感性提高了一万倍
日本东芝:“滴血测癌”明年将试验,准度99% IT之家11月25日消息 据海外网报道,日本东芝公司25日宣布,该公司研发了一种“滴血测癌”新技术,可以检测出13种癌症,准确率高达99%,将于2020年起启动实证试验。东芝公司基于东京医科大学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MicroRNA医学研究成果,而研发出了相关检查技术。 据悉,该技术通过检查分泌在血液中的名为“MicroRNA”(微小核糖核酸)的分子种类及浓度,能在极早阶段发现乳腺癌、胰腺癌、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等13种癌症
非编码RNA在生命调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经常入选CNS年度科学突破。特别是microRNA (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环状RNA(circularRNA,circRNA)等调控性非编码RNA因其重要的调控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非编码RNA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鼓励申报的重要领域
伊利诺伊州CHAMPAIGN-基于石墨烯的生物传感器可能会迎来液体活检时代,检测在患者血液或血清中循环的DNA癌症标志物。但是目前的设计需要大量的DNA。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皱缩的石墨烯通过产生电“热点”而使其对DNA的敏感性提高了一万倍
人体肝脏承担着多种任务,包括解毒,代谢废物的排出、营养摄取和储存、总能量代谢和重要血清蛋白的分泌。其特殊功能使肝脏成为一个极易受到毒性损伤的器官,可能引发肝脏炎症和随后的纤维化和终末期组织损伤。在所有肝毒性化学损伤中,对乙酰氨基酚(APAP)过量被认为是西方国家急性肝衰竭的最常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