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刚
中国是一个博大向上、团结一致、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大家庭,而我作为这其中一员,我觉得非常自豪。今年的10月1日,也就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第六十个生日,这将会是一个快乐无比的生日!在这六十年间,她经历了许多的沧桑巨变: 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在中国航天史上有着重大意义,中国从而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在三十三年后的10月15日早上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的第一颗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这个成就,在中国航天史上也是一个极大的跨越!然而,在五年后,也就是2008年
学院发展报告调查问卷《e-learning研究与动态》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2022年元旦将至。在此新年佳节到来之际,网上人大向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祝福,祝大家虎年大吉,学业、事业如虎添翼。向多年来支持网上人大的各地教学服务中心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祝大家虎虎生威,心想事成! 2021年是我们伟大祖国继往开来的一年
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祖国的怀抱。 历时183天的飞行乘组,神舟十三号不但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的新纪录,还创造了神舟飞船首次太空径向交会对接、中国女性首次出舱活动、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过春节、神舟飞船首次快速返回等航天新纪录。 神州十三号的凯旋回归,拉开了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大幕
人民网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赵竹青)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于12月26日在轨开展第二次出舱活动。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将进行舱外作业,航天员王亚平将在舱内配合支持。 截至目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生活已达71天
中国是一个博大向上、团结一致、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大家庭,而我作为这其中一员,我觉得非常自豪。今年的10月1日,也就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第六十个生日,这将会是一个快乐无比的生日!在这六十年间,她经历了许多的沧桑巨变: 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在中国航天史上有着重大意义,中国从而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在三十三年后的10月15日早上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的第一颗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这个成就,在中国航天史上也是一个极大的跨越!然而,在五年后,也就是2008年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赵竹青)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7日00时55分,经过约6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叶光富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第4次出舱。舱外活动期间,先后完成了全景相机C抬升、舱外作业点脚限位器安装及相关工效验证、携物转移验证等任务,同时,进一步验证了核心舱气闸舱、舱外服、机械臂的功能性能,进一步考核了出舱活动相关技术、舱内外航天员协同以及天地协同能力,为后续出舱活动进一步积累了经验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09时06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
为了给问天实验舱让出对接口,在问天发射之前,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本月17日撤离了空间站组合体。<\/p> 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音讯,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已于今日(27日)上午11时31分受控再入大气层。飞船绝大部分器材已烧蚀毁掉,少数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订安全海域
中国是一个博大向上、团结一致、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大家庭,而我作为这其中一员,我觉得非常自豪。今年的10月1日,也就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第六十个生日,这将会是一个快乐无比的生日!在这六十年间,她经历了许多的沧桑巨变: 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在中国航天史上有着重大意义,中国从而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在三十三年后的10月15日早上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的第一颗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这个成就,在中国航天史上也是一个极大的跨越!然而,在五年后,也就是2008年
新华社酒泉11月28日电题:英雄披甲征太空——记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新华社记者 2022年11月28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执行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时隔17年再度飞天的费俊龙、执着坚守24年终圆飞天梦想的邓清明、12年如一日艰辛训练换来首次太空之旅的张陆。 严格来说,在天上睡觉比地面更舒服,在空间站睡觉不需要枕头,整个颈椎头部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因此有利于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