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pa
目前,企业设备上使用的疏水阀种类比较繁多,可归纳为两大类:热动力型和机械型,其使用效果普遍不理想。热动力型疏水阀,由于结构上和动作原理上的原因,水、汽是一起排的,误动作多,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也会排汽,造成大量生蒸汽的浪费,泄漏率在6%~10%,易损坏,使用寿命短。而机械型疏水阀(如杠杆全浮球、倒吊桶等)也因结构上的原因,极易磨损,造成蒸汽泄漏,一般在3%~6%.而新型高节能无泵背压式蒸汽疏水阀经疏水阀检测中心测试,其泄漏率≤0.1%,就算以1%计算,比其他类型疏水阀平均节汽在5%以上
压缩空气处理元件之一,将空压机或气站送过来的压缩空气调整到,设备需要的压力。现场又称为,空气减压阀,空气减压器,仪表风调压器,压缩空气减压阀,压缩空气减压器,仪表风减压器,调压阀。 新常仪表AR系列调压阀:AR2000-01AR2000-02AR3000-02AR3000-03AR4000-03AR4000-04AR4000-06AR5000-06AR5000-10;AR系列调压阀压缩是空气处理元件之一,将空压机或气站送过来的压缩空气调整到,设备需要的压力
风机大类里面两种不同的产品是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这两种产品主要功能也都得对环境内空气进行通风换气的设备,下面具体看下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如何区分? 1、产生风压的原理不同。轴流式通风机是靠叶片的旋转而带动气体沿轴向运动;而离心式通风机是靠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输送气体的。 2、轴流式通风机转子一般为**安装,体积大;离心式通风机的转子则封闭安装,体积小
摘要:2017年4月25日16时20分,CAP1400示范工程首台安注箱水压试验取得成功!本次水压试验一次合格,保证了设备后续的完工发运,为CAP1400示范工程的顺利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CAP1400安注箱已实现国产化。 2017年4月25日16时20分,CAP1400示范工程首台安注箱水压试验取得成功!本次水压试验一次合格,保证了设备后续的完工发运,为CAP1400示范工程的顺利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CAP1400安注箱已实现国产化。 安注箱是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PXS)的4个冷却水源之一,每台安注箱内充有含硼水,并由氮气覆盖和加压,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一根直接注入管相连接
1.储罐内LNG加气站设备液体温度保持多少度好? 如果LNG加气站设备运营情况正常的话,罐内液体温度保持在-132摄氏度,压力为0.65MPa左右。 2.LNG加气站设备的储罐压力上升到多高的时候才开始排放泄压? LNG储罐的设计压力为1.6MPa,但工作时压力不超过1.2MPa,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储罐上阀门跳动的次数,应当储罐压力上升到1MPa时候排放泄压。 3.为什么给LNG加气站设备加注时有时加的多,有时加的少? 由于气源的产地不同,LNG的密度、气化率、热值、温度会稍有差别,加注量略有波动时,对加气计量的准确性无影响,LNG加气站设备按照国家标准,定期由国家计量部门定期检定,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多相流是一个熟悉的概念,也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中从井口流出的流态的自然物理状态。多相泵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地的油田用作更经济、更环保的石油和天然气运输工具。多相泵主要输送含气、水、沙等的原油,实现对原油的集中净化、分离、储备,另外还可减少井口压力,提高单井或区域产量
COD在线自动监测仪有哪些特点? COD在线自动监测仪应用领域应用于企业污水、生活污水、地表水的监控、监测。 1.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COD值,*符合国家标准。 2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采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氨氮值,*符合国家标准
插片电子散热器常用使用材质,目前,主要有铝制品和塑料制品。木齐前已经生产的散热器中,是一种仿意大利产品,其工艺性好,外型美观,结构紧凑,重量轻,可以称之为具有装饰功能的铸造散热器,但其工艺难度高,因而售价也高。 插片电子散热器采用铝合金挤压7015型扁管组合,经氩弧焊接制成扁管型或百面型,产品体轻而用,适宜在潮湿环境中工作;还有一种利用两张薄铝板兴覆处理,压延结合后,经吹胀形成水道,制成"吹胀式"散热器,这是一种体重轻的铝制家用散热器,壁厚为0.8mm,承压0.2MPa,散热器外形为600×1000mm时,标准散热量大于100W;但产品抗冲击性和整体刚属于匀较差,在型式设计上还需完善
阀门可自动关闭,密封可靠。喷头:洗眼盆头,出水经缓压处理呈泡沫状水柱,防止冲伤眼睛,设有防尘盖,使用时可自动被水冲开。 设有流量调节控制阀,可根据供水压力调整到眼睛最适宜的流量(使用压 力:0.2MPa-0.6MPa) 水流开启,水流锁定功能一次完成,方便使用
建造工艺源远流长,形成了前后继承的传统,夯土墙建造也不例外,从传统时代进入现代,夯土技术一直在进步和变化,所谓过去的问题,被现代技术攻克,已经不成其为问题,终于取得性能与艺术效果的双赢,得到大量设计师和业主的认同。 作为工程建造技术之一种,循道而动一直是经验之谈。夯土墙建筑也不例外,为了达到更好的质量,人们通过种种手段来尽可能减少受损,增加耐久年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