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
1. 举世公认的内科学经典教科书,传承60余年不断更新、再版。 2. 分两卷:第1卷专门介绍基础原理、疾病的主要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第2卷涵盖了各系统相关疾病的定义、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等内容。 3 .新章节重点关注了男性健康、全球变暖对感染性疾病的影响、疲劳等诸多内容
8 月 31 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15)会议现场,丁香园有幸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葛院士就近年来,药物支架在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接受了丁香园的提问。 传统金属支架需终身留在患者体内,支架可能会刺激血管,使其产生炎症反应,甚至产生诸如支架内血栓等危及生命的后果。药物支架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心肺耐力是人体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反映了一个人身体利用氧气的能力。心肺耐力的主要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值和摄氧效率,这三项指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心肺耐力的黄金标准。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将心肺耐力纳入美国国民身体健康指标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指儿童在病毒性流行性感冒过程中发生的肌炎。 可能为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A型或B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3型)、E8病毒等。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主要表现为发热、流体、鼻塞、咳嗽、腹泻、肌肉疼痛等症状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老年人所出现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致病原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与血管畸形出血。 情绪激动或者是过度用力时会发病
10月1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镇痛日”,我国将10月的第三周确定为“中国镇痛周”,为使更多患者重视和消除疼痛、科学就医,2016年10月19日,新葡萄京中原所属医院在新乡市中心医院门诊楼前举行了“远离疼痛,促进康复”大型公益义诊活动。 活动通过竖立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疼痛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治疗方法,并现场对部分患者进行专家答疑和推拿治疗,受到了患者们的一致好评。 据悉,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若疼痛未及时得到有效控制,易引起多种病理生理及心理状态改变,导致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或加重,影响手术预后、延长恢复周期
背景:大脑半球切除术是一种成熟的治疗儿童灾难性癫痫的神经外科手术。然而,用于达到更佳结果的技术仍有待确定。 目的:探讨半角化术(HD)与岛周半切开术(PIH)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不良的家庭环境主要是指父母不和、分居、离异、家庭气氛紧张等因素。教养不当包括过分保护、溺爱、惩罚及母爱剥夺等等。 自1943年首次提出"婴儿孤独症"以来,病因的问题就一直是倍受关注的问题
好的病例记载是临床诊疗的基石。高品质的病例纪录不但可以完整呈现病人的症状,并且能作为专业人员沟通的桥梁,更能帮助临床推理过程更加清晰完善。 除了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资料,以及病因病机四要素分析等必备资讯以外,我们也纳入各种疾病等专业评估量表
近年来,脑外伤患者逐渐增多,其治疗过程不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问题,还会出现一系列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精神障碍。越来越多的脑外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家庭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研究认为,脑外伤患者出现精神障碍(多为抑郁情绪)很有可能是由病理、社会心理这两方面因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