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局
浦口新华书店打造书香空间 之“凤凰•墨见书局” 为推进小微网点建设,加快发行集团浦口分公司从传统经营向文化运营的转变,在南京浦口区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浦口分公司与之连续合作共建了两家小微书店——“凤凰·墨见书局——林公堤店”与“凤凰·墨见书局——白马生活广场店”。 5月28日,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林公堤民国风情街的“一家墨店”内,实体小微店“凤凰·墨见书局——林公堤店”正式建成开业。 “一家墨店”是由浦口区委宣传部与浦口文旅集团联合打造,以传承林散之先生为代表的“金陵四老”书法文化和区域美食文化为主旨,集墨香茶饮、墨见书局、墨韵剧场、墨迹邮局、墨客档案、墨有消息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生活空间
▲ 有书局反映今年教科书售价按年升幅约2至5%。(车耀开摄) 升中学童须于今日(11日)起一连两日到获派学校注册,有书局反映今年教科书售价按年升幅约2至5%,与去年相若,估计约3千元可买齐整套中一教科书,但需视乎学校书单要求。 ▲ 家长陈太表示,为准备升中的儿子花费了3千多元购买教科书
2016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入选作品名单公布《新闻》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为满足少年儿童阅读需要,繁荣儿童文学创作,中宣部出版局在春节到来之际,公布了2016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入选图书。 入选图书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布罗镇的邮递员》、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居民楼里的时光》、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面包男孩》、晨光出版社《雾里青花泥》、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向日葵中队》、四川文艺出版社《白马可心的星空》、明天出版社《奇妙小镇》。 这七种图书均是近一年出版的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原创作品,包括亲情故事、儿童成长、社会关爱等题材,主题健康积极向上,故事生动有趣感人,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较好,体现了当前我国儿童文学出版的较高水准
在民国时期,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和文化事业,她自称是第一个骂鲁迅的人。事实上,她只见过鲁迅一次,但反陆成了她的半辈子职业生涯,直到她90多岁,她仍然对中国的朝鲜有一种怨恨。中华民国唯一的女性是苏雪林
山外图书社 台北市罗斯福路3段 293号B1 02-2363-9477 明目书社 台北市温州街64号 02-2366-0712 秋水堂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罗斯福路3段333巷14号1楼 02-2369-5999 展望文化图书有限公司 02-2804-6687 问津堂书局 台北市罗斯福路3段240巷3号 02-2368-2525 新化图书有限公司 台北市牯岭街68号1楼 02-2358-1370 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罗斯福路2段41号6F之3 02-2395-2992 圣环图书公司 台北市大安区和平东路3段63号12楼-2 02-2735-1197 农学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县新店市宝桥路235巷6弄6号2楼 02-2917-8022
周波研究员,1979年7月生于湖北省宜昌市。1998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攻读本科,2002年7月完成学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攻读研究生,导师李天虹教授,2005年7月完成学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台商连锁店进军中国:看了这书才知道,上海的豪大鸡排是山寨版的。 这本书解决了我的疑惑,就是上海的豪大鸡排为何水准差那么多?乾乾瘪瘪的,难吃极了!原来是山寨版啊~~ 种排列组合可能的名字给注册了。)加上最近回台湾买的这本书"台商连锁店进军中国"才了解了缘由,还蛮有趣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的扫描:山寨林立的鸡排大战
本文摘要:为了进一步巩固社会面火灾预防管理的基础,保证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全市火灾情况稳定,萍乡市消防救援队以文明城市成立为契机,9月10日,萍乡市消防救援队共计检查申报点27家公司积极开展审查审查。检查期间,支队遮蔽处、安源、研发、湘东大队相继了解萍乡市润达国际百货商店、步伐高润达餐厅、萍乡学院、大众书局、杨家关町、下口町、杉杉塘社区、金典社区、朝阳社区、萍乡市第六中学、萍乡六中少年宫等27家创立申报点进行了再检查监督,到处检查人员对前期发现的危险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为了进一步巩固社会面火灾预防管理的基础,保证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全市火灾情况稳定,萍乡市消防救援队以文明城市成立为契机,9月10日,萍乡市消防救援队共计检查申报点27家公司积极开展审查审查
〈香港早期中文报纸的版面和特色──以《香港中外新报》为例〉,《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会刊》第12期,2014年7月,页24-37。 (Co-author)《天下名士有部落──常州人物与文化群体》,香港:三联书店,2013年6月。 (Co-author)《中国女性史教学专题:课程导论及参考文献》,香港:香港浸会大学近代史研究中心,2010年1月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理性看待自己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压力?如何客观认识中国模式,认清其优势与劣势?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如何认清自己,稳妥地应对世界变局,推进内部转型?中国能否实现文化上的崛起,为世界提供另一个文化范式?中国文化“走出去”正遭遇怎样的困局?作为国际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本书对以上事关中国发展大局的问题进行了清醒,独到的观察和分析。 [展开] [收起]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执教北大,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 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