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
来了!美国将对中国逆变器征10%关税 2019年1月1日加至25% 据PV-magazine报道,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通过301条款对价值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其中包括逆变器和非锂电池。 美国贸易代表的最终订单包括9月24日开始的10%的临时关税税率,并将在2019年1月1日增加至25%。在与记者的电话会议中,高级政府官员指出,延迟是为了让依赖这些进口的公司转移供应链的时间
GW-40钢筋弯曲试验机的日常维护怎么做? GW-40钢筋弯曲试验机是一种用于检测钢筋弯曲强度的仪器设备,它具有准确、可靠、经久耐用等优点,在钢筋弯曲强度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GW-40钢筋弯曲试验机日常维护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其正确的维护可以确保它在检测过程中工作正常,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 第一,首先要做的是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防止设备损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全球能源监测机构(Global Energy Monitor)的一份报告显示,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正在规划73.4 GW公用事业规模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这相当于当前容量增加了五倍多,标志着从石油和天然气的严重转变。该地区的国家,包括一些世界领先的石油生产国,主要押注于太阳能,预计将在本十年末投入运营的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项目将超过49.5 GW。 到2030年,风能计划将增加11.3 GW以上的容量,而阿曼的一个12.5 GW太阳能项目计划到2038年上线
查看:452 | 回复:0 未来十年太阳能发电成本有望再降15%-25% 根据国际研究机构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最新的报告,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太阳能的成本已经下降了90%,并且在未来十年内可能还会再下降15%至25%。到2030年,太阳能将成为美国各州以及加拿大,中国和其他14个国家中最便宜的新能源来源。 伍德・麦肯齐研究总监Ravi Manghani表示:“随着世界努力从Covid-19大流行所造成的经济衰退中恢复过来,同时达到《巴黎协定》的气候和环境目标,太阳能在促进低碳排放方面的具有独特的作用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方向,但是从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不仅仅在于简单地建造更多的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目前,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道路上,中国和德国遇到了共同的难题——能源超额。 据《卫报》消息,德国联邦网络机构表示,由于电网处理能力不足,他们将缩紧在德国北部的风力发电计划,该机构管理着德国全国电力网
近日,中国机电商会发布《2020年境外电力项目签约额企业排名》,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24个项目、8.29亿美元签约总额的佳绩,位列总榜单第11位,在所有入选的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 据中国机电商会统计,2020年中国电力行业企业参与境外电力项目投(议)标并最终签约项目共536个,签约合同总金额440.6亿美元,签约发电装机总容量4933.3万千瓦。 根据企业2020年境外电力项目新签约情况,中国机电商会发布了排名前50位的企业名单及火电、水电、输变电行业签约额排名前10位企业和新能源(太阳能、风、生物质等)行业签约排名前20位企业名单
2019年4月8日,爱康科技推出重组方案,拟17.8亿元低价收购越南组件电池企业,中国太阳能网,越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衣柜背板固定条2016年2月配套的越南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19年8月25日,环保新能源创业项目科士达发布公告,公司在越南海防市安阳县投资设立了全资孙公司科士达(越南)有限公司。2017年7月27日,太阳能设备,协鑫集成与越南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越南电池)合作运营的越南600MW高效电池产线正式投产,这也是协鑫集成首个海外工厂,协鑫2017年初已稳定量产湿法黑硅PERC电池,越南电池的制造成本较国内制造成本具有优势,协鑫表示可以将代工产品发回国内以满足国内需求
成都高新区府城大道中段88号中航城市广场1408 GW射流一体化设备是用液体作工作介质,利用文丘里原理,在液体高速喷射时产生负压,使水泵吸入的混合液(污水+污泥)在射流器内与空气/氧气进行射流混合形成超饱和氧混合液,达到曝气充氧,高效传质的一种集装式设备。 GW射流一体化设备主要用于河道、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生物曝气充氧;可用于化工、化纤、医药、食品、油脂、印染、轻工、冶金、制革、环保等行业中,适用于新建项目,也适用于不停水、不放水改造项目。同一GW射流一体化设备可使用不同的气源(空气、风机、纯氧)来满足处理负荷的波动
本系列按CNS、IEC标准设计,电机效率符合IEC60034-30 IE3能效等级。相对于GB标准系列电机,180机座及 以上规格其机座号更小,电机更紧凑。适用于:一般场所和无特殊要求的机械,如金属切削机床、泵、风机、运 输机械、搅拌机、农业机械、食品机械等
当人们开始意识到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所带来的严重污染之后,纯电动汽车一下子被视作“救世主”。目前,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汽车厂商都在不遗余力的研发更高、更容易普及的电动汽车。 不过,一项来自环境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电动汽车普及并不会降低污染,甚至会加速地球环境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