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轨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消息,风云三号04批卫星工程研制工作于近日启动,将成为我国第二代低轨气象卫星收官之作。据悉,风云气象卫星预计今年完成2颗卫星发射任务,并有3颗卫星在研。 风云三号04批卫星包含一颗倾斜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09星)和一颗太阳同步晨昏轨道卫星(风云三号10星),它们将与高轨气象卫星配合,首次实现我国高低轨协同观测的在轨验证,支撑第三代气象卫星智慧观测和体系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3月2日表示,刚刚完成合练任务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即将于今年下半年进行“处女秀”。 “令人振奋的是,首飞尚未进行,长征五号火箭就已大受用户青睐。目前已经接到十个重量级订单,主要是发射嫦娥五号以及空间站核心舱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重大专项工程
俄罗斯利用“宇宙”-2504秘密测试轨道机动技术(上) [本站2015年8月4日综合报道] 从3月底发射至7月初,俄罗斯秘密入轨的“宇宙”-2504至少进行了11次轨道机动,并与发射该星入轨的火箭上面级在轨交会。 据官方媒体报道,“轰鸣”火箭/“微风”上面级于莫斯科时间2015年3月31日16点47分从普列谢茨克133号发射场发射。俄罗斯国防部确认了此发射时间和第四颗军事卫星的存在
15日10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亚米级超大幅宽商业光学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宽幅01星(又称“红旗一号-H9”)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吉林一号”宽幅01星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性能光学遥感卫星
据解放军报11月22日报道,俄罗斯21日用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顺利发射了多颗卫星。根据计划,本次发射的一颗意大利卫星在入轨一个月后,还将释放出其携带的多颗子卫星,使发射载荷总数达到32个,超过美国19日“一箭29星”的世界纪录。 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代表说,“第聂伯”运载火箭于莫斯科时间21日11时10分(北京时间21日15时10分)在俄奥伦堡州的亚斯内发射基地升空,所携带的卫星于16分钟后与助推器分离,进入预定近地轨道
3月11日,山西焦煤公共事业总公司召开第二届职代会第三次会议暨2016年工作会,总结回顾“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对“十三五”及2016年工作作出安排。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党委常委薛道成出席会议并讲话,山西焦煤公共事业总公司班子成员、所属分公司班子成员及职工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对2015年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在“十三五”开局之年,要以劳模先进为榜样,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崭新的精神面貌,为推动山西焦煤公共事业总公司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该视频,请升级至最新版浏览器。 央视网消息:11月12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发射入轨之后,用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交会对接。这比之前天舟三号、天舟四号的6.5小时交会对接,时间又进一步压缩了
中新网黄海“中华复兴”号客滚船9月15日电(郭超凯 王伟童 高崇芮)北京时间9月15日9时23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长十一火箭)在黄海海域,采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将吉林长光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的“吉林一号”高分03组卫星送入535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本次发射的“吉林一号”高分03组卫星,包括3颗高分03C视频卫星和6颗高分03B推扫卫星。该组卫星将与在轨的“吉林一号”卫星组网,为林业、农业、草原、海洋、资源、环境等行业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中国网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组合体管理、空间科学与技术实(试)验等各项任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问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7月25日3时13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 这是我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也是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按任务计划,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随后将进入问天实验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