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
砂岩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修建用石材。几百年前用砂岩装修而成的修建至今仍风韵犹存,如巴黎圣母院,罗浮宫,英伦皇宫,美国国会,哈佛大学等,砂岩的高贵高雅的气质以及其坚固的质地成果了世界修建史上一朵朵奇葩。最近几年砂岩雕塑作为一种天然修建资料,被跟随时尚和自然的修建设计师所推重,广泛地应用在商业和家庭装潢上
法国全称法兰西共和国,法兰克在日耳曼语中意即“勇敢的、自由的”,这是罗马帝国时代对法国人祖先的赞誉。法国是欧洲浪漫的中心,它的悠久历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及乡野风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风情万种的花都巴黎,美丽迷人的蓝色海岸,盛开着薰衣草的普罗旺斯,美酒飘香的波尔多,都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
本片通过三集一小时的系列纪录片为观众打开了巴黎最秘密的那扇门,带领大家来到名胜古迹的背后,从一个截然不同的角度,再看这些闻名世界的古迹,探寻背后的故事。来听听负责照看这些标志性并负载着沉重历史的古迹的工作人员说的故事吧,从巴黎圣母院到蒙马特的圣心大教堂,再到巨大的铁拱门 埃菲尔铁塔,通过此片,你会了解到关于这三个地方所有的秘密和从不为人所知道的冷门故事。 埃菲尔铁塔,矗立在塞纳河南岸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它是世界著名建筑、法国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标之一、巴黎最高建筑物
《译文名著精选:笑面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豪雨果在其19年流亡生涯中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继《巴黎圣母院》之后的又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小说通过贵族后裔格温普兰面容被毁后所经历的一系列遭遇,揭示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描绘了一幅人民群众悲惨生活的画面。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克雷格·赖特(Craig Wright)1962-1966年在伊斯曼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并获得音乐史学士学位,1966-1972年在哈佛大学先后获得音乐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72-1973年在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从1973年开始在耶鲁大学担任音乐教授,1986-1992年担任音乐系主任,现任耶鲁大学音乐系学士学位课程部主任
据法国媒体援引爱丽舍共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9日同意了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将尽量按照原样重建巴黎圣母院塔尖。 去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前总理菲利普曾宣布将组织一场全球设计竞赛,征集巴黎圣母院的重建方案。而随后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法国人支持原样重建巴黎圣母院
**种族主义浪潮已席卷西方多国。英国布里斯托尔的**者推翻奴隶贩子的雕像后,一系列**活动迫使人们对种族、阶级和贫穷进行讨论。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4期) 我们远非平等
电影改编自法国剧作家西里·贾里(Cyril Gely),2011年大获成功的同名舞台剧。故事主要发生在1944年8月24日夜晚,巴黎里沃利街上的(Rue de Rivoli)莫里斯酒店(Hotel Meurice)里。这座建于18世纪的酒店历史丰富,据说拿破仑的情妇还踏上过隐秘的后楼梯
法国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国家,这个国家到处洋溢着浪漫温馨的氛围,这个国家有充满诗情画意的公园,也有底蕴深厚的博物馆,还有引领时尚潮流的名牌橱窗,可以说法国街边的任意一角都显得如此浪漫迷人。那么法国最著名的景点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欣赏吧。 枫丹白露宫森林环抱,是巴黎人最喜爱的远足目的地
看完了bbc拍的这部纪录片:《古教堂大救援:争分夺秒拯救巴黎圣母院》,还不错,坍塌只在一瞬之间,修复完善却需要五年甚至更久,受制于当下欧美疫情的影响,巴黎圣母院重现往日辉煌的时间又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从架构的重建,塔顶的修复,古教堂玻璃的保护,木材的选取,石柱的材质等多方面的整体规划,巴黎圣母院的修缮工作不仅仅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还需要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做支撑,在全球化热潮的今天,各国通力合作,共献智谋才是王道!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巴黎圣母院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上英法联军摧毁圆明园的卑劣强盗行径,但是也不应该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而幸灾乐祸无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勿忘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才是出路! 影片讲述了法国最著名哥特式建筑、法兰西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巴黎圣母院于2019年4月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之大火,整个教堂顶几乎被大火摧毁,随后法国政府承诺将在五年内完成巴黎圣母院在此次大火后的的修复工作。 大火后的一年,由BBC拍摄制作了此纪录片,与参与巴黎圣母院修复的建筑师、玻璃修复师、文物保护专家、木匠以及诸多科学家一起,探寻巴黎圣母院修复这一庞大艰难而耗时的工程,及其背后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