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处理技术
李玉柏,男,教授,于1985、1988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主要从事数字信号处理与实时实现技术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持完成国家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防预研项目3项,产学研重点项目1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项,承担和参与与企业合作项目十余项
本机采用计算机控制,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电线电缆、纺织物、防水材料、 无纺布等非金属材料及金属丝、金属箔、金属板材和金属棒的力学性能试验,配合专用夹具亦适用于各种成品拉伸、压缩、剥离、剪切、撕裂、弯曲(折)试验。可打印多项资料,可根据不同资料做出图形输出比较,控制精度高,操作简便;采用模块化设计,各种附属配件品种齐全,搭配灵活。 1.在室温10℃-35℃范围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0%; 2.在稳固的基础或工作台上,正确安装; 14.采用多线程并行处理技术,测试过程中实时同时显示力量-位移、力量-时间、位移-时间、应力-应变等曲线,可随意切换到想看的曲线画面,并可查看用户设置等
1、采用冗余结构,具有智能无缝切换功能,能够智能判别GPS和北斗接收系统的稳定性,并提供多种时间基准配置方法。当GPS授时不稳定或不可用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北斗系统上;如果GPS/北斗系统都被干扰不可用时,铷原子频标自动进入保持状态,继续提供高精度频率和时间信号输出。 2、采用闭环控制守时技术实现高精度守时时钟,守时精度可达到1μs/min
通过研究以仿生为主要特征的计算智能技术,从方法论到技术突破各个层次对传统人工智能理论及技术的局限性,设计以模型(数学模型、计算模型)为基础,以分布、并行、仿生计算为特征,含数据、算法和实现的信息系统。突破目前智能计算理论匮乏的现状,为海量数据分类、高维优化等问题提供新的解决策略。 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技术对医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辅助医生进行更早、更好、更清楚地进行诊断
1、采用冗余结构,具有智能无缝切换功能,能够智能判别GPS和北斗接收系统的稳定性,并提供多种时间基准配置方法。当GPS授时不稳定或不可用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北斗系统上;如果GPS/北斗系统都被干扰不可用时,铷原子频标自动进入保持状态,继续提供高精度频率和时间信号输出。 2、采用闭环控制守时技术实现高精度守时时钟,守时精度可达到1μs/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