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
建于公元1801年(嘉庆六年),历经数次修整成为目前样貌。主祀天上圣母-妈祖,是暖暖地区香火鼎盛的庙宇之一。庙前广场两旁还有介绍安德宫的历史沿革及古今名人的碑林,颇具意义
天后宫位于交通繁忙的中华路上,为著名的百年寺庙,已列为台东县历史文化建筑,从光绪帝御赐“灵昭诚佑”匾额,见证其历史地位。其中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圣诞及元宵节“诸神绕境”、“炮炸寒单爷”为天后宫重要的庆典活动,而每十二年一次大型祈安清醮,更是台东市非常重要的祭典活动。 天后宫建庙的起源是清廷当时(清光绪十五年)派驻卑南的提督张兆连,为答谢妈祖娘娘于平乱时期的护佑,便慷慨捐出月俸并提议建庙感恩,在地方仕绅的募捐与共襄盛举下开始建造
成语读音:ào màn wú lǐ 成语解释: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视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 傲慢无礼成语接龙: 礼尚往来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中秋节充分表现出中国人对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向往,习俗上,出门在外的异乡人,在这一天也都应该阖家团圆,所以又叫“团圆节”。 在台湾近年来中秋节更发展为全民烤肉节,但何尝不是让传统的节庆 凝聚家庭的向心力
而盂兰盆节,讲的是目莲在阴间看到去世的母亲受饿鬼纠缠,无法进食,便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兰盆经》,许其每年七月十五日设素筵供母享用,以后传承开来,遂成“盂兰盆节”的传统。因此,盂兰盆节强调的其实是“孝道”。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扶余县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原址在旧扶余县城南门外江口处(今松原市人民银行—带),有正殿—层三楹、殿前牌楼、庙前戏楼,左右配原殿各三楹,钟鼓楼各一,山门三楹。主祀关圣帝君(三国时蜀将关羽)。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建
深入偏乡部落行医27年 张震庆荣获“医疗奉献奖” 点阅数:12461 ▲县长杨文科颁发表扬状,恭贺张医师荣获“医疗奉献奖”殊荣,并感谢张医师为竹县偏乡医疗所做的奉献努力。(特派记者张建奎摄) “医者仁心”持续27年来到新竹县偏乡部落行医,台北荣民总医院新竹分院张震庆医师荣获台北市大龙峒保安宫“医疗奉献奖”。县长杨文科今(26)日主管会报上,颁发表扬状恭贺张医师获此殊荣,并感谢张医师为竹县偏乡医疗所做的奉献努力
今天是11月7日,立冬。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1、黄金牌楼:原为桧木牌楼的东隆宫,民国83年斥资千万,在老师傅细致巧手下,赋予雕梁画栋鲜活的生命,纯金的建筑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金光。 2、王船:从设计施工直到彩绘装饰,费时繁复的工序都足见大师之精工,船沿围栏挂满信众们写的祈福牌,在烧王船仪式时,一同让王爷千岁带回。 东隆宫正殿虽然有无障碍斜坡道,但仅能到达正殿前廊,轮椅朋友要进入参拜仍有门槛限制
建立沿革: 延平郡王府主祀开台圣王,缘于东石乡栗子仑郑家宗亲会到台南延平郡王祠,恭请国姓爷(开台圣王)分灵于庄内救世,后来请入栗子仑灵慈宫,日后郑家后代郑山林做金子降灵指示,于民国55年搬迁至新营市中华路居住,同时设坛济世救民,其后开台圣王降驾指示建庙,于民国82年(1993)成立建庙筹备委员会,并开始募款,于民国89年(2000)开始兴建,至民国91年(2002)12月庆成入火安座。 延平郡王府外貌 (张耘书2011.05.28拍摄) 延平郡王府正殿 (张耘书2011.05.28拍摄) 延平郡王府开台圣王 (张耘书2011.05.28拍摄) 延平郡王府观音菩萨 (张耘书2011.05.28拍摄) 延平郡王府福德正神 (张耘书2011.05.28拍摄) 延平郡王府南斗星君 (张耘书2011.05.28拍摄) 延平郡王府北斗星君 (张耘书2011.05.28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