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
8月25日就是传统的七夕佳节了。巧的是,今年的七夕正赶上出伏头一天。 炎炎暑气散去,不妨体会一下“天阶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灸疗法是中医外治中的一种有效疗法,把传统针灸疗法与药物疗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贴敷药物刺激相关穴位,从而发挥穴位刺激和药物透皮吸收的双重作用。具有安全简便、疗效可靠、经济实用等特点,防病治病范围广,是实用性很强的好方法,适用于都市常见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痛、胃病、腰痛及风湿痹痛等。 售价每本 HK$128 本书分两章
新华社合肥8月5日电(记者刘方强)7月中下旬至8月,中国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中国人习惯将其称为“三伏天”。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不少中国人此时选择贴三伏贴以增强抵抗力,预防冬季易发的疾病。 近日,记者在安徽省针灸医院看到,不少市民冒着酷暑来到这里贴三伏贴
医师正在帮患者贴“三伏贴” 人民网南宁7月6日电 (刘佳)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炙’,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7月6日,在广西民族医院“医院开放日”就医体验活动中,广西民族医院邓广业主任医师向记者介绍。 因“冬病”患者偏虚寒,加上冬日寒凉,故冬天治疗寒症比较困难,而从入伏第一天起,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最热的三伏天加用中医特色疗法来养阳温阳,蕴结在体内的积寒就很容易驱除
2020年7月18日上午,生命·自然·极简——第二届禅之声论坛在龙岩莲花山莲山寺举办。本次论坛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福建省法眼宗佛教文化交流促进会、福建省闽南佛教文化交流促进会、福建省禅文化交流促进会联合承办,龙岩市佛教协会协办,龙岩莲花山莲山寺为支持单位。 福建省民宗厅宗教一处有关负责同志,省佛协常务副会长向愿法师,龙岩市民宗局副局长兰尚信,泉州市民宗局副局长杨少川,漳州市民宗局宗教科科长李建政,新罗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邱笑玲,南安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民宗局局长黄文金等出席论坛
新华社天津7月16日电(记者周润健)7月16日,迎来初伏第一天,一年中最热的“三伏”时节又到了,高温、高热、高湿将成为这一时段的常态。 “三伏”也叫“暑伏”,是头伏(也叫初伏)、中伏(也叫二伏)和末伏(也叫三伏)的总称。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
进入三伏天,标志着全年最热的日子到来了,此时正是冬病夏治的**时期。许多市民赶往医院做三伏灸或贴三伏贴,市区不少医院的中医门诊患者数量突增。不过,也有不少市民为了图省事,选择上网购买自己贴对此相关专家提醒,三伏贴虽然有效,但并不是什么人都合适的自行贴敷有风险
传统的“三伏天灸”只有三天,但在坊间经常会见到不少诊所把三伏天灸疗程列为四次、甚至五次,并称之为“加强伏”,那又是什么东东呢? 中国传统的节气是按照农历时间排列推算的,在大部分年份中,“三伏”共有30天,初伏、中伏、末伏三个节气之间相隔10天。但如果遇到润年,“三伏”共有40天,就如本年2013年一样,中伏和末伏相差20天,因此坊间便在这个时间中间安排一次“中伏加强”,目的是保持治疗的延续性,增强天灸的效果,所以便见很多诊所除了上篇所述的三个日期外,还加上2013年8月2日(五),这个便是“中伏加强”了。 还有一些在内地的医院除了三次的天灸外,在初伏前10天安排“初伏加强”和末伏结束后10天安排“末伏加强”,谓可巩固疗效,其实这些传统上都无记载,亦未有人能证明是否必要的
天灸疗法是中医外治中的一种有效疗法,把传统针灸疗法与药物疗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贴敷药物刺激相关穴位,从而发挥穴位刺激和药物透皮吸收的双重作用。具有安全简便、疗效可靠、经济实用等特点,防病治病范围广,是实用性很强的好方法,适用于都市常见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痛、胃病、腰痛及风湿痹痛等。 售价每本 HK$128 本书分两章
还有一段时间就是三伏天了,很多人都会趁着三伏天这段时间来贴三伏贴,那贴三伏贴的时候可以吹空调吗? 因为在贴三伏贴的过程中会对人体的穴位造成刺激,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寒祛湿的作用,此时人体的毛孔也会处于张开的状态,所以贴三伏贴的时候能不能吹空调也是需要根据环境温度来决定的。 如果天气并不热,那么是不建议开空调的,但如果天气很热,那么就可以将空调打开,但是不宜调太低的温度,而且空调风也不能直吹人体。 三伏贴是属于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在三伏天的时候使用,如果本身的体质正常,只是想用于日常保健的话,那么只要分别在初伏、中伏、末伏的时候各贴一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