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刊
近日,《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JANPR)新一届编委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师彦平研究员被聘为该杂志新一届编委。 JANPR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与英国Taylor Francis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国际性专业期刊,创刊于1998年,被SCI收录,主编是我国著名的药物化学家于德泉院士。该刊以英文发表对天然产物的分离鉴定、结构测定、合成和结构改造、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文章,重点刊载亚洲如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在天然产物方面的研究结果
Energy Sustainability And Society中文简介《Energy Sustainability And Society》是一本由BMC出版商出版的专业工程技术期刊,该刊创刊于2011年,刊期1 issue/year,该刊已被国际权威数据库SCIE收录。在中科院最新升级版分区表中,该刊分区信息为大类学科:工程技术 4区,小类学科:能源与燃料 4区;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 4区;在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分区等级为Q3。该刊发文范围涵盖能源与燃料等领域,旨在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国内外能源与燃料工作者在该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工作进展及学术动态、技术革新等,促进学术交流,鼓励学术创新
中国孔子基金会“十三五”学术规划研讨暨《孔子研究》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近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儒学发展与中华文化复兴。 《孔子研究》创刊于1986年,时任名誉会长谷牧先生亲自撰写发刊词
1921年10月9日,《民国日报·觉悟》发表沈雁冰(署名冯虚)的《< 对于介绍外国文学的我见> 底我的批评》。 1924年10月9日,翻译家林纾(琴南)逝世。 1936年10月9日,鲁迅作杂文《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National Geographic》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日本版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创办的九个月后即开始发行。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杂志每年发行12次,但偶尔有特版发布则不在此限
本论文以新冠疫情为背景,以实证的方法探究了在当下经历风险事件(即直接经历)对风险感知的放大效应及演化机制。以往研究大多基于风险事件发生后,人们基于回忆来评估该事件(即间接经历)对他们心理活动的影响,且这类研究注重于人们是否曾经历过风险事件,而非经历该类事件的程度。 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当前风险事件的卷入程度不仅与他们对该事件的风险感知呈正相关,同时也与他们对其它一般事件的风险感知呈正相关
以上表格比较了古生物学领域期刊在三个不同时间段的引用影响力。最左边一列是2008年期刊“影响因子”的排名,来自“期刊引文报告”(Journal Citations Report)的最新版本。2008年影响因子的计算是全部源刊物引用该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2019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2019年统计源核心期刊目录)(完整版) The key magazine of China technology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受科技部委托,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自 1987 年开始从事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工作自行研制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并利用该数据库的数据,每年对中国科研产出状况进行各种分类统计和分析,以年度研究报告和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定期向社会公布统计分析结果,公开出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广大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创刊于1962年,季刊,原刊名为《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郑州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该刊国内国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生物技术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机械科学、材料科学、土木工程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本刊所发表的论文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
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肠胃病学报告》 本报讯 近日,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新刊《肠胃病学报告》。该刊将立足中国本土,着力成长为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期刊,其内容覆盖所有与肠胃病学相关的领域,包括消化道、肝脏、胆汁、胰腺、胃肠道营养研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 十几年来,肠胃病学的研究在中国取得了飞速发展,其结果之一就是该领域现有的国内临床肠胃病学期刊的发展已很难满足与日俱增的国际学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