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
兴教寺历尽千年沧桑:康有为曾为大雄宝殿书写匾额19/26
兴
兴教寺历尽千年沧桑:康有为曾为大雄宝殿书写匾额(19/26) 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称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长安区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
渤海国的中京显德府,在今吉林省境内
渤海国的中京显德府,在今吉林省境内。 京兆府,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改京兆府长安为中京(《新唐书·地理志》:“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至德二载曰中京,上元二年复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辽国的中京大定府,在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铁匠营乡
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
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这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艺术宝库。它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原为保存唐开元年间镌刻的《十三经》、《石台孝经》而建,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清始称“碑林”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唐肃宗灵武登基后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唐肃宗灵武登基后,虽然获得了权力,但仍然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之中。唐朝的首都长安沦陷,半壁江山落于安史叛军之手。长安,不仅仅是一个首都,一座城市
兴教寺历尽千年沧桑:康有为曾为大雄宝殿书写匾额12/26
兴
兴教寺历尽千年沧桑:康有为曾为大雄宝殿书写匾额(12/26) 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称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长安区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