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等化
4.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是什么? 答: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在中国***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的、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地推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社会工程,是通过活动实践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 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特点是什么? 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族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时代性、形式的多样性、永恒的创新性、切实针对性等特点。 6.云南省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要牢牢把握的原则是什么? 答:云南省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要牢牢把握建设小康同步原则,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一个民族地区掉队;牢牢把握公共服务同质原则,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普照;牢牢把握法治保障同权原则,用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示范区建设;牢牢把握民族团结同心原则,把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来守护,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牢牢把握社会和谐同创原则,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底线,让各族群众有人身安全、社会安定的获得感
日前,经***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就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部署。《计划》最大的亮点在于对全民健身的“突破性认识”,将全民健身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 《计划》指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加快增量改革与优化环境,增强沿黄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0年11月1日。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减税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公共品供给影响及对策》,2020年1月13日。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城市功能疏解与大城市病治理》,2017年7月1日
澄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丽华到路居镇就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 2022-07-21 ] 近日,澄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丽华到路居镇就路居镇集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三百亩村特色农产品加工厂房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在“七一”建党节到来之际,为加强党内关怀,传递组织温暖,路居镇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分赴各村(社区)看望慰问34名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将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心中。 为进一步落实“百千万文化工程”推进情况,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8‰,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9.6/10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017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昨天发布《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面展现了过去一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新进展新成就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优化包括教育服务在内的公共资源配置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中国城市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等问题,在学区房政策导向下,经由家长的教育投资意愿表现为住宅市场价格的巨大差异。本文利用杭州市主城区202个小区的7789个住宅市场数据,研究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对学区房价格的影响效应
丁波涛等编著的《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22)》一书,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围绕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绿色发展两大主题,梳理了一些国家数字均等化发展情况,并对我国如何推动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该书认为,数字均等化是消除“数字鸿沟”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数字接入均等化、数字使用均等化和数字能力均等化三个方面
[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需要做哪些努力工作]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需要做哪些努力? 第八个特点是高效率。从教育生产来看,要追求教育投入的高效率和学生发展的高质量。这里所谓学生发展的高质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协调发展人格健全创新活力的一代新人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深入推进“健康大鹏”建设,确保每一位居民真正成为健康的受益者,大鹏新区郑重承诺:2022-2023年创建健康促进区。 将健康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保障健康经费的持续投入,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健康发展的公共政策,针对突出问题,跨部门联合开展健康行动。 全面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等健康场所创建,发挥模范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文化馆等健康支持环境建设
刚刚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我国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十一五”时期,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累计超过7万亿元,增加值约2万亿元,已接近全社会环保投入,而投资约为2.16万亿元。依此计算,“十二五”时期,3.4万亿元的环保投资将带来10.5万亿元的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加值将超过环保投入,显示出新创产出大于治理投入的良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