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
7月1日,我市湟中区民政局举行了婚姻登记服务中心揭牌启动仪式,从1日起,湟中区婚姻登记服务将在湟中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统一集中办理,这是我市取消35个乡镇级婚姻登记点后,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婚姻登记服务的一个缩影,这也为婚姻登记服务的“市内通办”“省内通办”和下一步“跨省通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为了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新要求下对婚姻登记服务幸福感、获得感的新期待,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温馨的婚姻登记服务,同时为了确保2021年年底前,我省实现婚姻登记“省内通办”,为按时实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创造条件,西宁市根据《西宁市推进婚姻登记“市内通办”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发挥省会城市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县(区)婚姻登记场所服务功能,取消了35个乡镇婚姻登记职能,收回县(区)级统一办理,这将有效解决乡镇婚姻登记人员流动频繁、婚姻档案管理不规范、工作效能偏低等问题。(王琼)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 6月8日至6月10日***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来到黄河吴忠滨河大道古城湾砌护段沿岸边步道察看黄河生态治理保护状况听取黄河宁夏段生态保护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8月24日下午,由经发集团党委书记带队来到湟里镇、嘉泽镇开展爱心帮扶助学活动,对结对的左燕、许鑫两位贫困生进行帮扶助学。 走访中,党员们与每名学生和家庭成员亲切谈心,鼓励学生努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关切的询问学生家庭情况及面临的实际困难,希望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学习生活用品
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截至目前,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外业调查单位通过系统收集分析资料、野外实地调查、科学评价、综合研究等工作流程,完成了湟中区和尖扎县两个试点县(区)普查工作。其中,普查湟中区330处,新发现37处;尖扎县305处,新发现21处
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8月永利402com线路检水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研究;2008年8月永利402com线路检生态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从事生态文明和流域生态研究;2013年8月,永利402com线路检水环境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从事流域水环境保护方面工作。 2006.07—2007.06参与环保部“全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 、国务院三峡办“三峡水库面源污染调查”; 2008.07—2012.06参与参与环保部“青藏高原环境保护综合规划”、 工程院士咨询项目“三江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研究”、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生态环境影响应急评估项目、国家公益项目“中国新型环境问题研究”、 “江苏省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江阴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江苏省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中国生态碳汇功能保护区识别及监管机制研究”, 主持沈阳浑南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多项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永利402com线路检改革启动项目《井冈山生态基线调查》 ;2012.08—至今 主持“青海省湟水流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青海省引大济湟西干渠、北干渠工程环境影响研究”、“西宁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保护研究”、“青海省黑泉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青海省重点流域水环境基础调查”,参与“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等项目
1月29日起,2023年西宁市“三节”群众文化活动之西宁非遗线下展演在西宁市非遗中心(城西区南凉虎台遗址公园)拉开序幕,河湟皮影戏、西宁孔门拳、西宁八门拳等非遗展演为市民呈现西宁非遗保护成果。 1月30日下午,城西区南凉虎台遗址公园内搭起影台,架起锣鼓,伴随着激昂有力的唱腔,一场精彩的皮影大戏拉开帷幕。在近一个小时的演出中,幕布后人影舞动,演唱者用带有乡土气息的曲调讲述着《赵元求寿》的故事,在打击乐和弦乐的配合下,现场非常热闹,专程而来的市民围坐在舞台旁讨论着故事情节
“旁边那些油菜都已经抽苔了,而且叶片颜色偏黄,你看试验田里的油菜,根茎长得粗壮不说,还绿油油的……”日前,在位于西宁市湟中区上新庄镇东沟滩村的油菜试验田里,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王淑英对记者说道。这是一块一亩见方的试验田,分成了18个区域进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梯度试验。 “简单来说就是,对不同区域的作物,通过不施肥、施用化肥、施用有机肥,以及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等不同的用肥比例,看最后什么模式对农业生产是最适合的
10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帮扶办公室召开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挂职干部座谈会,交流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进展情况,研究推进下一步工作。部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挂职干部、帮扶工作组成员单位和相关司局同志参加会议,驻部纪检监察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 会上,部派湖北红安和麻城、青海湟中和大通、福建连城5县(市、区)(以下简称“5县”)挂职干部交流了挂职工作情况和体会,5个“一对一”帮扶工作组对照部2022年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计划,梳理了前三季度工作进展和第四季度工作安排
近年来,西宁市充分打造绿色生态化城市居住环境,坚持从治理河道入手,很好地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通过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打造出了一批河、湖、池塘清的系列优良水系环境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和蓄滞,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实施生态修复,营造多样性水上生活环境。 海绵体工程的建设为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正在发挥作用。 南川河将成为水清岸绿,自然休闲的生态河道
孩子们正在认真地吃着“腊八粥”。 游客们亲手尝试熬制“腊八粥”。 “喝了这碗腊八粥,我们就正式迎来新年了!” 1月2日,农历腊月初八,时值深冬的西宁古城虽然有着阵阵寒意,但依旧掩盖不住新年欢快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