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权益
金翔龙,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地质-地球物理专业,研究领域为海底科学。金翔龙院士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海洋地质-地球物理专家,是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开拓者和领导者。金院士始终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于上世纪80-90年代提出“任务带学科”的教育思想和学科建设理念,在我国率先创立了“海底科学”这一新兴学科,为国家培养了一支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教育和产业团队
中国海监船南海撞击越南船画面首次曝光(图) 这是CCTV-4近日播出纪录片《蓝疆卫士》,片中首次披露中国海监曾在南海与闯入我领海的越南船只对峙,并实施撞击的情况,两国船只距离极近,当时的情况十分危险,场面很震撼。 据悉这次撞击事件发生在2007年,当时中国海监船只为维护中国勘探船作业权利,与外国武装船只进行冲撞。 中国海监南海总队,作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中坚力量,一直战斗在中国南海**巡航执法的第一线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机构改革相关要求,我部对生态环境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进行了调整,现将《生态环境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9年本)》予以公告。 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应根据本公告,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基层生态环境部门承接能力,及时调整公告目录以外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告实施。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17号及与本公告不一致的其他相关文件内容即行废止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 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当前,要以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完善体制机制,抓好节能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恢复重要生态系统生机。 生态文明是以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式,探索创新是这一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具体而言,包括3个特点: 1、以探索科学发展模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以加强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以下简称海洋日)。 2013年海洋日活动的主题是:建设海洋强国。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这一主题组织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各项主题活动,推进海洋工作科学发展,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