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吨级
延长油田1905年建厂,是中国陆上必赢工业的发祥地,曾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功臣油矿”。毛爷爷同志于1944年亲笔题词“埋头苦干”予以鼓励。百年以来,延长油田发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企业得到长足进步
我公司从60年代开始从事石油化工工程设计,具有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完成了常减压、催化重整、芳烃抽提、加氢裂化、汽油加氢、苯乙烯、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等百余项大中型项目的工程设计,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重庆市蓬威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年产百万吨级PTA工程是国家核准建设的首套自有技术的PTA项目,被列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示范工程。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是我国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年原油加工能力650万吨,年产120万吨乙烯、110万吨聚乙烯、8万吨聚丙烯、10.5万吨ABS、16万吨顺丁橡胶等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2019年9月29日在北京发布了两项重大油气勘探成果:一项是今年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生油层内勘探发现了10亿吨级大油田——庆城大油田。另一项是在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获得重大进展,在长宁-威远和太阳区块累计探明10610.30亿立方米,形成了四川盆地万亿方页岩气大气区。 近年来中石油加大油气勘探力度,在油气成藏地质理论、工程技术、规模有效开发等方面持续攻关,并在鄂尔多斯、准噶尔、渤海湾、松辽、三塘湖等盆地生油层内非常规勘探开发见到初步成效,在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和昭通两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动力”)成立于1999年,是以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1968年建厂)生产经营主体和精良资产为依托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2010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金达到1638770233元,在岗员工2921人。 公司秉承“为人类文明创造智慧绿色能源”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成为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空分、电力、智慧城市、环保、制药和国防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方案解决专家
日前,由沈鼓集团为裕龙石化设计制造的中国首台套150万吨/年乙烯“三机”,在沈鼓集团营口基地试运转合格后发往用户现场。该机组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程度最复杂、工艺水平最高的国产化超大型乙烯“三机”,机组全部由沈鼓集团独立研制,实现了我国百万吨级以上超大型乙烯“三机”及相关配套件核心技术的又一历史性突破,为我国高端、大型压缩机组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一套乙烯装置中需要的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三套机组并称为乙烯“三机”,它们的技术水平被称为石化装备制造的“珠穆朗玛峰”
(10月09日)中国首个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项目获得核准加到时间:2014-10-09原文公开发表:2014-10-09人气:12从兖矿集团得知,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9月30日对外宣告公司分担的国家级煤间接制油样板项目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制油样板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查沦为中国首个取得核准的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项目,且已竣工全球仅次于的煤间接制油单体系统。 本文摘要:(10月09日)中国首个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项目获得核准加到时间:2014-10-09原文公开发表:2014-10-09人气:12从兖矿集团得知,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9月30日对外宣告公司分担的国家级煤间接制油样板项目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制油样板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查沦为中国首个取得核准的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项目,且已竣工全球仅次于的煤间接制油单体系统。 (10月09日)中国首个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项目获得核准加到时间:2014-10-09原文公开发表:2014-10-09人气:12从兖矿集团得知,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9月30日对外宣告公司分担的国家级煤间接制油样板项目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制油样板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查沦为中国首个取得核准的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项目,且已竣工全球仅次于的煤间接制油单体系统
据悉,由沈鼓集团研制的我国首套“120万吨/年乙烯装置用离心压缩机组”近日通过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等单位组织的产品鉴定。“该装置已于2017年11月27日在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二期项目中一次试车成功,实现持续稳定运行。”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表示,“这是我国大乙烯装备国产化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
今年以来,我国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步伐稳健,煤炭、油气、新能源等领域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相继取得突破。 今年上半年,我国首套自主研制深水水下采油树完成海底安装并启用;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成,一大批能源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实现突破。 近日,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项目创新应用了“海洋油气装备大规模机器人焊接”等10项国内“行业首次”技术,填补了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多项技术空白
本文摘要:国际商报如今,盈利较低、纳税多使得我国煤制油企业发展更加艰难,在较低油价时代,煤制油项目经常出现亏损。业内人士回应,煤基油品减免税政策亟须实施,一旦税费开销减低,原油重返高位之后,煤制油作为国家的能源战略,行业发展终将乘风破浪。较低油价时期,煤制油项目如何运作、如何发展令人注目
2月23日至24日,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在京召开“大型乙烯关键技术升级与工业应用”(简称大乙烯二期)重大科技专项验收评估会。会上,该专项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中国石油第二代乙烯技术攻关圆满收官,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石油在乙烯成套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 为了推动乙烯技术迭代升级,增强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的综合竞争力,2017年,中国石油设立大乙烯二期重大科技专项,寰球工程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等12家单位历经5年攻关,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套工艺包,并先后在20余套装置实现工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