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LeetCode 154.寻找旋转排序数组中的最小值 II 今天分享的题目来源于 LeetCode 上的剑指 Offer 系列 面试题03. 数组中重复的数字。 在一个长度为 n 的数组 nums 里的所有数字都在 0~n-1 的范围内。数组中某些数字是重复的,但不知道有几个数字重复了,也不知道每个数字重复了几次
无论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些国内一线互联网企业,还是 Google、Facebook、Airbnb 等硅谷知名互联网公司,在招聘工程师的过程中,对算法和数据结构能力的考察都是重中之重。 很多程序员往往就倒在了算法面试这个关口,从而与梦想中的工作失之交臂。然而,同其他编程技能一样,如何高效掌握常见的算法与数据结构知识,并学会用相应的算法来解决实际工作和面试中的算法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不断提高的
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作为一个对算法没有任何认知,非科班出身的前端程序员,如果想提高自己的能力,不再只写业务代码当一个应用工程师,算法是必须掌握的一门本领。算法也是一种思想,当你去读一些优秀框架的源码,如果对算法和数据结构一无所知,读起来很困难,你无法理解人家为什么要那样写,那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下作为一个前端程序员,如何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
“算法 Algorithm”是在有限时间内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组指令或操作步骤。算法具有以下特性: 问题是明确的,需要拥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定义。 解具有确定性,即给定相同输入时,输出一定相同
按照题目大意需要计算二叉树每层所有节点的平均值 必然需要遍历整个二叉树节点 所以自然想到DFS(深度优先检索)和BFS(广度优先检索)两种方式。 使用深度优先检索算法计算二叉树的层平均值 首先定义两个数组 第一个数组(counts)用于存储二叉树的每一层的节点数 第二个数组(sums)用于存储二叉树的每一层的节点值之和。遍历完整个二叉树之后,第 i 层的平均值即为 sums[i]/counts[i]. 使用广度优先检索算法计算二叉树的层平均值. 用层序遍历的方法 维护一个队列去遍历节点. 用 for 循环控制一层的节点逐个出列 节点值累加求和. 节点出列的同时 下一层的子节点加入队列 在 for 循环结束时,队列中就全是下一层的节点. 此时当前层的求和也好了 除以当前层的节点个数 就是当前层的平均值 加入结果数组. 接着处理下一层的节点 重复以上步骤 就构建好了结果数组. 广度优先检索算法通过使用队列存储待访问节点 只要保证在每一轮遍历时 当前队列中的节点是同一层的所有节. 第一步 将根节点加入队列; 每一轮遍历 将队列中的所有节点取出 计算节点的数量以及节点值之和 同时计算节点的平均值 然后将节点的全部非空子节点重新加入队列 直到队列为空 遍历结束. return averages 本文采用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给定一个非负整数,你至多可以交换一次数字中的任意两位。返回你能得到的最大值。 根据题意,我们应当将大的数放置在高位,而当有数值相同的多个大数时,我们应当选择低位的数字
2022年12月11日 2023年1月5日 crazyandcoder 2022年11月8日 2023年1月6日 crazyandcoder 1. 虚拟头节点 虚拟头结点,也就是 dummy 节点,当需要创造一条新链表的时候,可以使用虚拟头结点简化边界情况的处理。 《leetcode:21.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对于这道题来说,就是需要生成一个虚拟的头节点,然后不断的比较链表 p1 的节点和链表 p2 的节点,然后将较小的节点放置到新的链表节点中。 2. 快慢指针 《141. 环形链表》 《142. 环形链表 II》… 阅读详情链表解题技巧汇总 写在前面的话 我是14年毕业的,毕业一直做Android相关方面的开发,14年到18年经历了几家小公司,前后都倒闭了,可谓是一直颠簸流离,漂泊不定
从顶层的第一个玻璃杯开始倾倒一些香槟,当顶层的杯子满了,任何溢出的香槟都会立刻等流量的流向左右两侧的玻璃杯。当左右两边的杯子也满了,就会等流量的流向它们左右两边的杯子,依次类推。(当最底层的玻璃杯满了,香槟会流到地板上) 例如,在倾倒一杯香槟后,最顶层的玻璃杯满了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 arr ,它表示在 范围内的整数的排列。 我们将 arr 分割成若干 块 (即分区),并对每个块单独排序。将它们连接起来后,使得连接的结果和按升序排序后的原数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