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
佛教文化旅游网讯 庐山小天池诺那塔院将于2008年8月1日至5日举办“清凉庐山 自在禅修营”。 本次“清凉庐山 自在禅修营”活动目的在于继续秉承传统的“禅茶文化”这一主题,并以此作为人们缓解身心压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向大众传扬,让更多的人在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同时去了解和走进禅茶文化的生活,明人生感悟,启迪思想,从而更深层次的认知自我。 此次活动为时5天,特邀导师为营员做开示和指导,并组织营员参加如寺院巡礼、坐养息香、打坐、品茶、瑜伽、赏溪、爱心放生、集体行脚庐山等集体活动
说到2018年最火的IP,那非《魔道祖师》莫属了,这个IP不光只是网络小说,还改编成动画,连真人电视剧都在拍摄。不过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魔道祖师》在火了之后也是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新闻,先是“粉丝人肉事件”,然后是抄袭风波,甚至改编动画也一度被下架、整改。 而在近日,《魔道祖师》的风波再起,原著小说在晋江文学城被锁,据悉被锁的原因是有大量用户在平台上举报《魔道祖师》抄袭,平台不得不锁住这部小说
佛教在线浙江讯 2017年12月15日,浙江佛学院组织全体师生以及僧职员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并邀请奉化区委党校江长军老师作《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十九大会议精神专题解读。 通过这次学习,浙江佛学院全体师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应当高举爱国爱教旗帜,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日常修学当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固信仰,积极传承弘扬祖师大德爱国爱教的精神,做一名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起作用的爱国爱教僧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做出应有贡献
天台湛然祖师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俞学明 世界宗教文化=The Religions Cultures in the World 2006.06 佛教教育和当代佛教的发展 -- “在世间”和“为世间” 俞学明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第2届) 2009.03.28 契理契机与人间佛教的未来 俞学明 2009.06.29 梁肃与天台宗 -- 唐代儒释交游的一个范例 俞学明 佛教文化=The Culture of Buddhism 2005 智𫖮观心论思想述评 俞学明 1994 湛然简谱 俞学明 佛学研究=Research of Buddhism 2003 溯源探赜观水望云 ── 读《世界佛教通史》 俞学明 世界宗教文化=The Religions Cultures in the World 2016.10 学术和信仰的融通 ── 简析印顺法师对佛教现代转化的方法论贡献 俞学明 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第十六届) 2018.05.25 随缘更需悲智愿行 俞学明 佛教文化=The Culture of Buddhism 2014
青城山灭派,玄门遭遇旷世劫难。朱离地煞觉醒,携青城掌教冷霜凝险夺玄珠,再顾青玉坛,蒙星象子指点,欲共赴昆仑抵御魔道大军。天一子未赴中秋之约,太白子知道天一子已遇不测,开始查探凶手,本以为是魔道的阴谋,没想到在昆仑派发现了一些端倪
<>被祖师大德定义为:法华秘髓,华严奥藏。 自古就有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妙法莲华经(法华经)”,此生值遇,应当认真读诵。受持、读诵妙法莲华经功德不可思议,佛在经文中说: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
供养出家人是非常好的,但是切记莫生贪心。好像你去护持一个法师,我去护持一个法师,令出家人分开,不能同住修行,这就是破坏僧团。所以我们平时修行一定要找准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供养出家人的功德
法然上人(法名“源空”1133—1212)是八百年前的日本净土宗祖师,被当时佛教界誉为“智慧第一”,传为大势至菩萨应化身。上人依据弥陀化身之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而开创净土宗,现今日本净土法门之各流各派皆源出法然上人。 法然上人的净土思想,一言以蔽之,即是其所著《选择本愿念佛集》所“标宗”之“往生之业,念佛为本”及其“结论”之“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此乃完全遵循善导大师之思想以阐明往生之正因
回顾中国两千年的佛教历史,我们会发觉中国佛教在这两千年当中,出现了很多祖师大德;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大乘思想得以在中国发扬光大,这当中的一个主要理由是什么呢?就是宗派的建立。 祖师们把整个大乘的经典,根据它的内容性质,分成了大乘八个宗派,让一个初学者,能够很快进入佛法内涵,减少很多摸索的时间,因为佛法实在包含太广,不像基督教只有一本圣经;佛教大藏经就有一百多册,用一辈子的时间,也学不懂,学不完。 祖师们为了方便众生入门,就把它分成了大乘八宗,让每个人依照自己的根性,选择相应的法门,这样修行才容易上路
在当代网络小说界,论起各神文笔,萧鼎颇为过人,可为翘楚。能与之比美者,估计是月关、忘语等少数几个大师。看过《诛仙》这部书的作者,往往会对其文笔深有印象,因为《诛仙》之序,走的是古文风,类似史记,偏偏又现代中文掌控娴熟,三分古典,七分现代,产生“神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