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
我公司自上世纪80年代即已着手进行野生黄芩变家种栽培技术研究,研究成果于1988年9月17日通过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并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后承德公司在黄芩的生产技术研究方面一直持续进行,于2011年建成了全国首家黄芩野生种质资源圃,收集全国59个黄芩产区的野生黄芩资源移栽到承德,以中国中药公司科技研发部、北京中医药大学、承德医学院等为科研支撑,进行黄芩专项科研,近些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及河北省科技厅的多项科研项目和课题(见表1)。 在项目完成的同时,公司积极做好道地药材品种资源建设,采取“公司+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丰富的中药材GAP基地管理经验指导区域内合作社、农业种植户重点发展北苍术、热河黄芩、金莲花、黄芪、桔梗等优势品种种植,截至目前共推广北苍术种植面积5000亩,黄芩种植面积4000亩,金莲花种植面积1500亩,并实现资源最大限度可控
“保和村是乡村振兴重点村,由于人多地少、缺乏专业种养技术人员等因素制约,村里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全村计划利用刚竞拍到的村集体老卫生院开发医疗+康养为主的项目,目前还在招商阶段,希望你们能为我们多出谋划策。”近日,宁远县农业小分队联合永州市人才小分队来到该县中和镇保和村,与乡镇组织委员、村“两委”干部召开村集体经济调研座谈会,并现场查看产业发展情况
2017年2月17日,内江市“农民夜校”示范授课资中分课堂在银山镇岗石村“农民夜校”开班授课,银山镇党委部分班子成员、各村党组织书记、专合社部分成员,岗石村在家所有党员和部分村民代表等80余人参加培训。 示范授课活动采取“理论课+实践课”的方式进行。市委党校党史党建研究室主任刘茂松副教授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题,从什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要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方面,用朴实的语言、翔实的案例、丰富的内容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详细深刻的阐释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的粮食作物单产增加还有多大空间呢?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团队的研究,未来我国粮食作物将有30%-50%的增产空间。然而围绕这一目标,除了科学家们辛苦地研究相关的机理和技术手段,作为农业推广工作人员,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农民实现粮食增产呢? 首先我们要有好的种子,具有高产基因的种子,然而高产种子用在什么地方,用多少,这往往是农民生产中不清楚的。农民通常听周围人群的推荐来选择种子
一、满足城市消费群质量要求。我们生产出的蔬菜大多数销往城市居民。现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对蔬菜的卫生******、品质、商品性都有严格要求
有机大米在栽种稻米的过程中,使用天然有机的栽种方式,完全采用自然农耕法,从选择稻米到栽培的方法,困难度都比一般米高出很多。 2、有机米使用的肥料一定要是有机肥,而且种植的土壤政府有规定,要有三年都没有碰到一点化学农药,这样子做可以完全消除稻米内可能有的重金属,或者是毒素,可以达到完全没有污染的效果。 3、机大米的品种一般选用优质香米等的稻种
在城乡二元结构短期内无法消除,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步伐较快的发展趋势下,农业集约化生产的需求日益强烈,科技服务的对象向农场、园区转移的速度越发加快。因此,将科技服务于农场和农业园区,以园区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新模式。王骞,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以其前瞻性的眼光率先投入綦江农博园的科技支撑与产业发展服务工作,他将精力全身心投入到綦江农博园,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功能定位,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配套技术培训,到现场解决问题等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为山地农业园区科技应用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月21日和22日,校科技产业处组织有关人员连续两天奔赴睢宁、沛县等地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科技推广工作。 在睢宁县岚山镇邢圩村的设施蔬菜种植区的大棚前,在沛县沛城镇的会议礼堂里,校刘本文老师为200余名蔬菜种植户精心讲解了黄瓜、番茄等蔬菜的设施栽培技术,热情回答了农民的提问,并走进大棚指导农户的种植管理。活动现场,我校还为每位前来听讲的种植户免费发放了600多份技术资料和学习用品
作物物化栽培技术是目前栽培技术中******有活力的前沿领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物种子包衣技术是作物物化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作物良种标准化、加工机械化、播种精量化、栽培管理轻型化,以及农业生产增收节支的重要途径。 自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家种子公司******研制出旱作物种衣剂以来,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发展迅速,英国、美国、前苏联等国家相继研制开发出了包括棉花、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的种衣剂
9月22日-24日, 2017中国板栗深加工产业(信阳)研讨会在河南信阳召开。 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生产、教学、科研、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企业、团体等单位的 8名特邀嘉宾,30多名代表以及新闻媒体参加。特邀专家从各自不同角度出发,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并参观了信阳板栗基地和深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