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
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专家学者考察调研成都十陵街道三线文化社区——宁江军工文化长廊。(秦邦佑 摄) 本报讯(记者 秦邦佑) 在纪念彭德怀元帅诞辰120周年的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以下简称“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考察调研四川三线遗迹保护、开发利用和三线文化,旨在认真落实日前,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有关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精神,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川是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之一
4月1日,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学习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国科大机关党委组织部党支部、档案馆/校史馆党支部与党校办公室党支部联合在“两弹一星”纪念馆开展“致敬科学、致敬科学家”主题党日活动,以献花致敬老一辈科学家。 全体党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两弹一星”元勋雕像旁,首先,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谭红军为党员们讲述了“两弹一星”的发展历史以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并详细解读了科学家精神,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强调党员们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卓绝、自强不息的精神,秉承学校立德树人、科技报国的理念,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党员们向对“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贡献的所有科学家和工作人员敬献花篮、行礼致敬,深切表达崇高敬意和无限追思
中国核工业历经六十余年波澜壮阔的发展,一代代核工业建设者艰苦创业,勇于登攀,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建成了我国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实现了“两弹一艇”的梦想,铸就了中华民族宝贵的“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 六十多年来,中国核建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创造了我国核电建设领域历时最久、规模最大、专业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卓越品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核建快速发展为集核能、石油、化工、能源、冶金、建材、房建、市政和道路等多领域工程建设于一体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一流上市企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位于四川绵阳的两弹城,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旧址,老一代科学家们在这里,不仅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的小型化等一系列重大跨越,还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如今,新一代科研工作者传承“两弹精神”,把青春和智慧献给了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 在这座不起眼的小楼里,黎明带领团队正在对一项前沿科技发起冲击
人民网海北7月13日电 (刘沛然、杨�h)7月13日下午,参加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的专家学者们,一同走进位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的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原子城纪念馆),回顾老一辈科学家走过的艰辛历程。 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两弹一星”是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创造的光辉业绩,“两弹一星”精神是党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的民族之魂,是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动力
2021年11月6日,存济医学院2021级学生第五支部的全体党员和共青团员一起来到了位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西区的“两弹一星”纪念馆进行学习参观,感悟“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大无畏精神。 纪念馆按主题分成了三个部分,即事业展、历史人物展及早期学科历史展。事业展主要以历史事件为脉络,系统阐述了中科院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历程
2018年11月19日,四川省龚氏宗亲会成立并召开首届龚氏联谊大会暨祭祖仪式在成都市金牛宾馆会议厅成功举办。来自四川境内龚氏宗亲以及全国各省的龚氏宗亲代表500余人参加成立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专家、中华龚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龚望生,中华龚氏宗亲联合会总监事长龚厚臣,中华龚氏文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龚振金,常务副会长龚成波等出席成立大会
金沙澳门官网组织观看爱国教育影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为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载体,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感受到新中国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之心、强国之梦,3月30日至4月1日,金沙澳门官网党委、工会联合组织了爱国教育影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观影活动。全司领导干部职工分场次观看了影片。 钱学森是优秀的***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8月2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与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联合出品,金昌市委市政府协拍的国内首部以航天科技为内容的科普巨幕电影《火星使命》在甘肃省金昌市人民文化广场举行开机仪式。中国科学技术馆党委书记、副馆长苏青,航天宣传文化站站长、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主任王欣阁,中共金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华出席开机仪式并致辞。 影片《火星使命》以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大背景,以中国载人航天昂首步入空间站时代为主基调,以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大型试验项目“绿航星际”为创作蓝本,在以人类为地外生存做准备为主题的金昌火星1号基地取景拍摄,向公众介绍中国航天员在选拔、培养、训练和执行任务过程中的精彩故事、感人事迹,展示我国航天事业科技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彰显我国航天工作者伟大的航天精神和爱国情怀,对激励公众树立中国梦、航天梦具有深远意义
李佩先生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夫人,她曾长期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英语教授。她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把主要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科学院的教育事业。为弘扬李佩先生一心为学生、一生为学生、终生献身于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师德,宣传李佩先生安安心心做学问、聚精会神育英才的卓越品格和杰出成就,促进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造福桑梓特设立李佩语言教学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