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
(二)房屋结构变更、改变使用功能以及加大荷载的各类房屋; (三)基础、墙体或其他承重构件有明显下陷、裂缝、变形、腐蚀的; (四)因改建、新建、扩建、装饰装修等工程,建筑主体及承重结构受到损害的; (七)在建(构)筑物密集区及其地下建设可能危及周围和地上房屋安全的建设项目的; (八)房屋未按正常建设程序建造且已投入使用的; (九)从事房屋交易、抵押、租赁等活动对房屋安全有要求的; (十)涉及房屋安全纠纷的;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属第(七)项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申请对周围房屋实施跟踪鉴定。 (二)初始调查,摸清房屋的历史和现状; (三)现场勘查、测试、记录各种损坏数据和状况; (五)全面分析,论证定性,作出综合判断,提出处理建议; 三、申请房屋安全鉴定需提供的资料? (三)房屋产权证或者能证明房屋权属关系的其他有效证件; (四)属租赁房屋应提供租赁合同或其他能够证明与被鉴定房屋有相关民事权利的有效证件; (五)被鉴定房屋的地质勘察、原结构设计、施工、竣工等相关技术资料; (六)房屋装饰装修设计方案及详细文字说明
砌高墙红瓦,建楼宇亭台,修宽阔大道,推平危房,现代施工的步伐似乎从未停止过。建筑物、道路重新“换面”的同时务必产生附属物-建筑垃圾,成堆的建筑垃圾如何处置?当建筑垃圾产生的时候,一定不能随意丢弃这些再利用价值高的“废弃物”。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让处理建筑垃圾有多种选择,回收循环利用是当下推广实行的环保建筑垃圾处理方式
鉴于当前防汛形势,根据《广德市防台风工作预案》及《广德市防汛应急预案》,市防指决定自7月24日19时起,将防台风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在岗在位,值班值守。柏垫镇上下切实做好防汛防灾各项工作,镇村干部取消周末休假,到包保村值班防汛,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上报汛情、险情、灾情
什么是危房?危房即危险房屋。 据《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危险房屋是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那么房屋为什么要做危房检测?下面崇州加固公司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危房鉴定的方法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对象主要是农村低收入群体,包括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等。 (二)是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方面
海口网4月20日消息(记者袁宇 特约记者陈安宇)“海口市中山路骑楼老街不是才修缮不久,现在为何又要进行征收改造呢?”连日来,许多市民对于海口骑楼老街将进行改造一事十分关注,还有些经营户担心会影响今后的经营状况。4月20日下午,海口市龙华区政府通报了中山北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原因以及相关依据等情况,同时也就广大市民关心的部分热点问题进行了解释与说明。 为何要对中山北片区进行征收改造?征收改造的依据是什么?龙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就是国家政策牵引的需要
漳州新闻网讯(王志晖)“五一”期间,平和县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广大干部坚守一线,开展整治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5月2日和3日,小溪镇连续组织开展危房拆除行动,拆除岩坂村和高南村的15间危旧房,建筑面积约610平方米。伴随着轰鸣声,一台挖掘机挥动铲斗,将岩坂村宝镜组的一排危旧房屋逐一拆除
1、负责校内基地的规划方案的实施和建设工作。 2、负责做好校内基地设施管理和维护工作。 3、负责校内基地农田灌溉及相关设备维护工作
(1) 房屋所有权证书或证明其房屋产权所属关系的有效证件、租赁合同或证明与鉴定房屋机关民事权利的有效证件副本; (4) 填写鉴定委托书(即鉴定申请表)并交纳鉴定费用; 三、鉴定技术依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房屋安全鉴定主要内容: 1.建筑物设计文件、场地测量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质量验测证明资料调查; 2.建筑结构基本情况勘查; 3.结构使用条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环境类别调查核实; 4.结构布臵、结构体系和构造检查分析; 6.结构构件材料结果分析; 7.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大跨度构件的挠度验算和悬挑构件抗倾覆验算; 8.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进行抗震鉴定;当有专门要求作抗震鉴定的,尚须在报告中作专项分析; 房屋安全性鉴定是怎么划分的,分为几个等级?其实这个问题,早在由出具《危险房屋鉴定标准》里有了明确规定。《危险房屋鉴定标准》里指出,危险房屋是指房屋主体结构已严重损坏,或重要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可能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从房屋地基基础、主体承重结构、围护结构的危险程度,结合环境影响以及发展趋势,经安全性鉴定和评估,可将房屋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C、D级就是通常说的危房
解放初期,政府在重视管理、维护和合理使用各类优等住房的同时,着重致力于棚户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危险房屋的抢修。50年代,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和发动企事业单位自筹建房资金等措施,先后完成了肇嘉浜两岸棚户区的大规模改造;建成了交大、化工、江南、日晖、东安、龙山等居民新村27处,建筑面积达101万平方米,10多万居民迁入新居。1958年以后的20年,在住宅建设资金投入较少和人口剧增的情况下,居民住房难的矛盾日益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