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16
写字楼消防系统是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施工要点如下: 合法合规:消防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如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且需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和验收。 综合考虑:消防系统的设计需综合考虑写字楼的结构、用途、人流量、火灾危险性等因素,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分区划分:写字楼消防系统应进行合理的分区划分,根据不同区域的火灾危险性和人流量等因素,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设备
9.0.2压缩机等设备用冷却水,应循环使用,其水压宜为0.15~0.50MPa;循环水水质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90的要求。 9.0.3氧气站、供氧站给水和排水系统,应保证能放尽存水。 压缩机的冷却循环水的排水,应装设水流观察装置或排水漏斗,并应装设断水报警装置
本文摘要:概要:近日,新版国标《建筑设计屏蔽规范》(GB50016-2014)(以下全称《规范》)被批准后公布,该规范自2015年5月1日起实行。 概要:近日,新版国标《建筑设计屏蔽规范》(GB50016-2014)(以下全称《规范》)被批准后公布,该规范自2015年5月1日起实行。作为我国第一部统一的建筑防火设计标准化规范,被业界广为注目
工商注册(内资外资)、代理记帐、税务筹划、资质代办、人事代理、商标注册、公司转让等方面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是化工贸易,或者其他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在经营前,需要向安监局提出公司所需要的品种或者类别,提交相应资料,拿到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需具备以下条件: (1)经营和储存场所、设施、建筑物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和《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等规定,建筑物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经营场所符合工商部门关于经营场所的有关规定要求。 (2)经营条件、储存条件符合《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15603)的规定; (3)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主管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取得上岗资格; (4)有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有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的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补救的间距离称为防火间距。为了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因热辐射等作用向相邻建筑物之间相互蔓延,并未消防补救创造条件,各类建(构)筑物、堆场、储罐、电力设备等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 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较多、条件各异,从火灾蔓延角度看,主要有热辐射、热对流、风向与风速、外墙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其开口面积大小、室内堆放的可燃物种类及数量、相邻建筑物的高度、室内消防实施情况、消防补救力量等
水泵是闭式冷却塔系统中的主要升压设备,除了直接给水方式和单设水箱给水方式外,其他给水方式都需要使用水泵。在闭式冷却塔系统中,一般较多采用离心式水泵。离心水泵的共同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流量和扬程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及运转平稳等特点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编号:GB50016-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沈阳申工电气生产的消防电气控制装置(消防巡检柜,防排烟风机控制箱,消防控制柜)按标准生产,符合国家相关指标。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编号:GB50016-2014,2014年版,现行标准状态,替代GB50016-2006和GB50045-9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分为一级、二级。 (1)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5人。 (2)技术负责人具有10年以上从事消防设施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序列高级职称;暖通、给排水、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10人,且专业齐全
气体灭火维保服务提醒档案室安装哪种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档案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档案不能受到污损,所以水、泡沫等灭火方式都不适用,只能用气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8.5.5条规定,重要档案室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且宜采用气体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产品优点:无色无味、清洁、不导电、毒性低、灭火效率高、不污染被保护对象,特别是对大气臭氧层无任何破坏作用
1、该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中毒和窒息、容器****,其它危险、有害因素为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其他伤害(冻伤)、噪声等。 2、采用“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工艺设施单元、辅助工程单元和安全管理单元四个方面 2、采用“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工艺设施单元、辅助工程单元和安全管理单元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对方案中未涉及的项目应补充完善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以达到减少危险、有害程度的目的,实现项目的本质安全。 3、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该项目充装工艺与设施、辅助工程单元的危险性进行了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分析了各评价单元的潜在隐患、危险因素、引发事件、发生条件、事故触发事件、事故后果、危险等级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建设单位应在项目设计、施工或运营前落实好各项风险防范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