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司
2016年1月14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在深圳市主持召开了由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粤建三和软件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建筑企业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测试与验收会。 1月14日上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对该项目进行了全面、严格的验收测试。测试专家根据测试内容和测试依据的要求,对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可移植性等性能指标和工程管理、安全管理、检测数据管理、混凝土数据管理、辅助办公、查询统计等系统核心功能指标进行了专业测试
2022年7月13日,科技部人才与科普司科普处、国家林草局科技司推广处的领导组织专家到国际竹藤中心,对中心申报的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进行现场核验。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尹刚强、三亚研究基地主任覃道春等陪同。 领导和专家查看了中心重点实验室、竹藤展厅和竹藤标本馆,相关现场人员对场馆基本情况和科普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2018年8月23日~24日,我院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在天津主持召开了《井径仪》等5项行业标准及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咨询会。参加此次咨询会的专家分别来自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天科院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曹玉芬常务副站长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第三次中美环保产业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论坛由环境保护部和美国商务部、美国环保局、美国贸易发展署共同主办。 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司长赵英民在致辞中指出,近期中国国务院明确提出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当前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工作方向之一。 赵英民指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不断提升的环境管理目标、不容乐观的环境形势以及公众改善环境质量的迫切要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原生动力和巨大需求
9月27日,首届菏泽中药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等16位院士专家、8位知名药企负责人出席论坛,为菏泽中药产业把脉问诊,共商创新发展大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孙丽英出席并致辞,菏泽市副市长曹升灵主持论坛,各县区分管负责同志、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菏泽市药品生产企业、中药材规模种植企业负责人及技术研发人员等150余人参加论坛
本报讯(杜宇)建设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8月3日表示,我国墙体保温材料的发展起步晚,可供用户选择的品种少,无法满足绿色节能建筑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大力发展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专业化施工与建筑同寿命的高效保温墙体材料势在必行。据专家介绍,外墙内保温技术,即在建筑空间内部墙体附加保温材料达到节能目的,但存在占用室内使用面积、不便于进行室内二次装修、保温隔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夹心保温”技术,即对外围护墙采用分层处理的措施,形成墙体―保温材料―墙体体系,达到 保温节能目的,但存在节能效果差、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外墙外保温”技术,即在建筑物外墙外侧附加保温材料达到节能目的,这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适用范围广、技术含量高,但也存在施工难度大等问题
1月31日, 2019年科技教育司老干部新春座谈会在一派温馨祥和的气氛中热烈举行。座谈会安排专人接来了20多位老干部,平均年龄80岁,最大年纪的是抗战前期参加革命、96岁的张强老前辈。这些老领导老同志分别在我部原科技局、教宣司、科技司、环能司和科技教育司工作,见证了我部机构改革和科技教育司变迁的历史,为农业科教环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届(2021)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复赛,普罗医学荣获二等奖! 为推动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持续创新发展、深化医疗器械产业产学研用资监各环节合作、激发企业和临床医护人员的创新活力。“第四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将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指导,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 大赛以“面向实际需求,支持临床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重视技术创新与创新服务”为主题,区分类别进行比赛
国家阀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自三月中旬通过科技司现场验收以来,中心立足实际,对内采取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对外激励全员采用点面结合,有序扩大中心建设成果的推介,多举措促进中心业务的稳步发展。 截止到五月末,通过全员的努力,与阀门中心签订委托协议的企业已有十余家,检验业务量超百台套。与各委托企业均建立了长效的合作机制,通过重点针对性竞标取得突破,与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就2018年大修三千多台新阀门的检验测试签订了委托合同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日前举办的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三年储备先进实用技术成果7700余项,发布重点推广技术成果约300项,未来将选择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林业扶贫等重点领域科技成果继续加大推广。 此次新闻发布会重点推介了“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农林剩余物多途径热解气化联产炭材料关键技术”“高性能木(竹)质重组材制造技术”“非醛类热塑性树脂胶合板制造技术”“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等5项技术。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表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推广林木良种400多个,培训林业骨干技术人员100多万人次,对推动林业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