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
在 2011 年至 2015 年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被定为“实现零-零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艾滋病相关死亡。” 世界艾滋病运动将重点放在“零艾滋病相关死亡”,推动所有艾滋病患者能获得更好的治疗;号召各国政府立即采取行动;促进艾滋病患者享有**卫生保健水准方面的人权。 2013 年 12 月 1 日也是将临期第一主日,台湾天主教修会会长联合会正义和平组希望邀请大家特别为此意向祈祷-为“艾滋病患者”祈祷,可在主日弥撒中的信友祷词中增加: 我们将为艾滋所苦的世界带到祢台前
圣诞节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它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基督教本无关系。在基督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基督教体系,同时以庆祝耶稣的降生。 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圣母玛利亚所生的
1月6日主显节,九江天主圣三堂的教友们冒雨来到圣堂参与感恩弥撒。 王雷振神父主礼弥撒圣祭,教友们聆听了弥撒讲道后,自我反省:我们应像三位贤士学习,学习他们的信德,当他们在异星的引导下,寻找到降生在马槽里的耶稣,立即跪拜,献上最珍贵的礼物,并且相信耶稣就是救世主。 在今天的庆节上,教友们最开心的是-见证了吴飞,常俊田教友的婚配圣事,他们是同一天领洗
江西:九江天主圣三堂神长教友圣诞前夕“在爱德中行走” 信德网讯 圣诞是普天同庆的日子,是救恩与爱分享的季节。江西教区九江天主圣三堂本堂庞瑞神父在圣诞前夕组织堂区爱心小组看望因病住院不能来圣堂参与平安夜迎接小圣婴活动及当晚弥撒感恩圣祭的老年教友。 神父与教友们的到来,使老人们很开心,有老人感动地说:“没想到在圣诞前夕神父会带教友来看望我们
(公教报讯)教廷方面一月十六日公布,任命李斌生辅理主教出任澳门教区主教,接替同日获接纳呈辞的黎鸿升主教,一月二十三日就任。 在香港,教廷代表十六日出席终身执事祝圣礼后晚宴时,亦作出上述宣布。 李主教一九五六年出生,八八年晋铎,一四年晋牧
在天主教会中,是否允许信众在祝圣时围着祭坛手拉手,特别是在参加的信众很少的情况下?孩子们在祝圣时围在祭坛周围如何? 1997年,罗马福传会,以及宗座立法条文解释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一份文件,名为 “关于非神职人员司铎圣职上合作的若干问题的指示”。其目的是要明确区分教友和神职人员的作用。在该文件中,它指出: “在礼仪庆典中,每个人,神父或平信徒,只要有职务在身,就应该做所有的,但只做与该职务有关的、符合礼仪性质和礼仪原则的那些部分”
2020年7月26日教会庆祝圣若亚敬和圣妇亚纳的庆日。教宗在诵念三钟经后特别提到耶稣的这两位“祖父母”。教宗敦促今天的青年不要忘记他们的根源,要发挥爱的想像力并以温柔亲切的举动关心自己的祖父母
圣母领报堂的诞生,见证了天主对衪的子民的关爱和奇妙安排。 根据负责兴建圣堂的王保诚神父所说,我们是从荃湾葛达二圣堂所发展出来的。1950年代中国大陆大批民众涌到香港来,当时香港政府为了安置这批人士,便在官塘和荃湾建立“卫星城市”
基督徒生活中的其中一项要务是补赎,即透过悔罪和克己实践皈依。悔罪首先是一种信仰行为,目的是爱和皈向天主;否则就仅是****而已。 为使整个教会集体遵守共同补赎,教会规定“补赎日期”
(本报讯)为庆祝花地玛圣母堂四十七周年堂庆,花地玛圣母堂特意筹备了以下活动,诚邀各方人士,同庆同贺: 花地玛圣母九日敬礼及圣母像出游:由2014年10月3号晚开始,每晚八时于圣堂颂念九日敬礼经文,为节日准备教友心灵。2014年10月11日(星期六)下午六时半,堂庆前夕及九日敬礼之最后一日,举行花地玛圣母像出游。届时,被鲜花和烛光围绕的花地玛圣母像将由一身素白的妇女们抬着,带领队伍绕行台山街道一圈,祝福澳门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