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本网讯:近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湖北省2019-2020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选派人员认定名单”和“2020-2021年度省级科技特派员名单”,我校杨新河和郭晓帆2名教师获“三区”人才认定,李春生教授入选省级科技特派员,为大悟和孝昌县的基层企业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 一直以来,我校大力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人才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提供精准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 版权所有2007.com
喜讯!热烈祝贺我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喜讯!喜讯!——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相关规定,江苏国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近日,公司也已收到了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国家税务局江苏省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由此正式迈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 江苏国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自从成立之日起,对品质管理产品的应用,产品持续的开发和创新及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等均投入大量的成本和精力
8月26日晚间,中海油服(601808)发布中报。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45.1亿元,同比增加9.5亿元,增幅7.0%;净利润为人民币17.2亿元,同比增加7.4亿元,增幅74.6%。 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和油价下跌双重影响下,全球油气公司的资本支出大幅降低,面对外部和行业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中海油服启动一系列的防疫防控措施,坚持以改革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采取力度空前的降本增效举措,加快自有技术装备产业化应用,科技成果产出速度与质量明显提升
主考院校介绍:是由省考委挑选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担任。主考院校在高等教育工作上接受省考委的领导,参与制订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考试大纲,参与命题和评卷,负责有关实践性学习环节的考核,在自考生取得的毕业证上加盖校章,如湖南地区会计学专业由湖南农业大学主考;当你学完以上专业,所有课程考试通过,就可以拿到由湖南农业大学盖公章的毕业证书。自考中每一专业对应一个主考院校,这个专业毕业后就颁发主考院校的自考毕业证书
在全球能源向洁净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下,发展氢能产业已成为当前世界能源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目前,氢能已经正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体系,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的新增长点,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双碳”目标必须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前,《浙江省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新鲜出炉,明确提出大湾区建设要发挥现有产业优势,打造若干集约高效、产城融合、绿色智慧的高质量发展平台。聚焦产业、创新、生态等多个重点领域,浙江正瞄准“世界级大湾区”的目标,加速打造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区。 环杭州湾经济区是浙江大湾区建设的重点,我省已经布局了“一港、两极、三廊、四新区”的空间格局,要把有限资源优先配置在四大新区和三大科创大走廊的建设上
懂技术、爱技术、善研究、善琢磨,张肇宏和他的仪表维修团队被其他工友亲切的称为“仪表110”。以张肇宏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拥有26项创新科技成果、14篇论文,致力创新创效,为这家年产值千亿的企业保驾护航。 在福州的马尾造船厂,有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电焊工人,但他却拥有一本电焊界“奥斯卡”级别的证书,代表国际焊工最高水平的美国ABS焊接协会的6GR焊接证书,成为了福建拥有该证书的第一人,他就是孙国伟
2022年4月7日上午,德阳市电工技术学会组织专家对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企业研制的“低烟无卤阻燃B2级电缆”举办了科技成果评价会。会议由学会副秘书长刘惠华主持。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企业宋明明副总工程师带领该产品研发团队参加了会议并代表完成单位致辞
4月9日中国科协首批“科技服务团”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在线签约活动举行,期间辽宁省新材料工程中心与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签署了《关于深化合作助力“辽宁省新材料技术创新(园)中心”建设的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协议》指出,我省将联合多方力量建设新材料技术创新(园)中心,同时将发挥各级科协的技术优势助力我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方将在产业链及产业基础高级化、产学研成果交流转化、组织院士专家入辽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交流并制定系列工作计划
擅长疾病:从事内科呼吸临床工作35年,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对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特别在肺癌诊治的基础与临床探讨中有较多的累积。擅长呼吸纤维内镜诊疗技术,开展该技术已32年,在成都市较早开展气道支架置入、射频、冷冻等治疗气道阻塞类疾病。 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原四川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获呼吸专业医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