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国立
Dine with Professions此次与政大创国学院学生会合作,邀请前美国在台协会(American Institution in Taiwan AIT)处长司徒文(William Stanton)与同学分享数十年职涯经验。 司徒文处长大学并非主修外交或国际关系,而是自由热衷文学,平时也喜欢阅读。之所以从事外交
创河塾塾长、政治大学科技管理与智慧财产研究所兼任教授;曾任国立政治大学EMBA首席执行官、创新创造力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包括科技与人文、新事业发展、创业管理等。 本期焦点企画其中一篇〈当过去的成功过时了〉,探讨了一个关键问题:“为何非数位原生的企业,这么难在新的数位创新生态中转型成功?”这个提问对于台湾企业也十分关键
(1886-1937),字寅村,号鹿山,湖南长沙人。1925年10月至1926年2月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早年毕业于武昌方言学堂,1913年任湖南高等师范学堂教员,后任教于长沙师范、湖南省立一师,1920年任湖南一师校长,1922年兼任湖南省图书馆馆长,省公署秘书长
李桦(1907~1994)曾用名浪沙、小泉,广东番禺人,1926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留校086任教。1930年留学日本,1932年回国任教 于母校。自1934年起在广州组织现代版画会,得到鲁迅先生通信指导
戴泽1922年生四川云阳人同年随其父母回国。戴泽自幼喜爱绘画,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吕斯百、傅抱石、黄显之、秦宣夫、谢稚柳、陈之佛等名家1946-1949年,应徐悲鸿先生之邀北上北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助教、讲师。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
本院应用科学研究中心代理主任蔡定平先生代理期间至今(108)年1月31日止,自本年2月1日起由特聘研究员果尚志先生接任,交接典礼已于本月12日举行完毕。 代理主任蔡定平先生为美国辛辛那堤大学物理学系博士,曾任本院应用科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任等职务,并自107年4月1日起代理应用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蔡代理主任曾获Fellow of JSAP AAAS 3M NANO IEEE APS TEA OSA TPS SPIE
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教授,曾任国立政治大学公企中心副主任、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系系主任、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以及国立政治大学副校长等。 司徒教授致力于管理教育达三十年,以个案教学结合理论与实务,备受产学各界推崇。曾获中华民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奖章”(1998)、中华民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学报年度论文奖”(1999,2001)中华民国科技管理学会“科技管理学会院士”(2001)、政大商学院第一届学生票选优良教师(2001)以及国立政治大学第一届学生票选教学特优教师(2003)等
管理学院是台北医学大学的八个学院之ㄧ,于民国104年8月成立。管理学院是以资讯整合及创新管理技术为发展基础,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下迅速回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学院重视互联网到大数据新世代的发展需求,以培育具独特眼光、务实态度及国际观的管理人才为目标,并以医务管理为主要应用领域
戴泽1922年生四川云阳人同年随其父母回国。戴泽自幼喜爱绘画,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吕斯百、傅抱石、黄显之、秦宣夫、谢稚柳、陈之佛等名家1946-1949年,应徐悲鸿先生之邀北上北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助教、讲师。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
简士杰先生于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取得博士学位,曾任国立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理性、规范性与行动能力。 简博士的研究聚焦在实践理性的规则:当我们在作出选择时,应该要遵循哪一些理性规则;实践理性规则的来源与证成:为什么有这些理性规则?我们为何又应该要遵守它们;及实践理性的先决条件:我们要具备哪些内在心理状态与外在环境条件,才能理性地作出选择? 其近期研究则关注自我挫败的选择:我们有时会选择某个偏好的选项、但却又同时解消我们在未来对该选项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