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nirp
2020年,世界各国陆续推行5G移动通讯服务,香港亦早于2020年4月开始推行5G技术,除了数据传输速度大幅提升之余,发射基站数试亦倍增。因此,5G辐射安全亦备受关注。为确保电磁环境安全,公司办公室丶私人住宅丶公共场所等重要地方应对电磁辐射(EMR)重新作出评估,免除5G基站或手机等移动设备发出辐射影响人体健康的疑虑
摘要:通过建立定向天线电磁辐射数据模型,对基站电磁辐射进行数据分析。同时通过对基站电磁辐射的测试和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探索基站电磁辐射超标的解决方案,指导各通信运营商的基站建设,减少因电磁辐射测量值超标产生的纠纷。 基站电磁辐射对公众人身安全的影响一直是国际国内研究热点,移动通信基站由于信号覆盖的要求,在居民区建设密集度不断增加,电磁波辐射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感到恐惧,国内已发生多起居民要求运营商拆除所在小区基站的事件,小区居民通过砍断通信馈线阻止运营商再设新的基站
经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授权,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编译完成《限制电磁场曝露导则(2020)》(100 kHz—300 GHz)中文版。 ICNIRP新修订版本阐述了曝露在100kHz—300GHz频段范围内人体曝露的机理、依据以及保护措施,全版分为正文、附录、历年导则解读三部分内容,正文部分共五个章节,第一章节引言为全书的集中概括,第二章节指出了本导则的目的和范围,第三章节分析了限制射频曝露的原理,第四章节阐明了其科学依据,第五章节提出了射频电磁场接触限值导则,对100kHz—300GHz频段范围内电磁场人体防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科学建议。
他们因为担心5G的电磁波辐射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督促有关当局取消或暂停这样一计划! 5G网络被誉为移动和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重大飞跃,其移动宽带速度是目前4G网络峰值速度的20倍。 作为电磁频谱的一部分,无线电波传输的信号是5G网络的基础,人们担心暴露在电磁辐射下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 然而新加坡信息通信媒体发展管理局(IMDA)指出,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还未发现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证明,低射频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