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院对于小论文、小设计的要求是2012年11月16日前指导教师向各系、所联系人提交,2012年11月23日前由各系、所联系人向教务办提交所有材料,包括小论文(小设计)资料袋、成绩考核表一式两份,现将有关内容说明如下: 1、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学生日期统一填写2012年10月8日至2012年11月2日共4周; 2、内容应包括题目、日期、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院长、系主任、教学科研组主任、指导教师这些项目,院长、系主任、教学科研组主任签名处一律盖章,请作空白处处理,指导教师处老师手签名; 3、课题来源务必写清楚,横向写明合作企业,纵向写明基金来源,否则填写课题自定; 3、定稿日期统一填写2012年10月8日; 1、答辩意见处不能空缺,答辩小组成员签名至少是两名教师以上; 3、日期统一填写2012年11月2日; 4、成绩考核表一式两份,不能用铅笔、圆珠笔填写;
2017年11月6日晚,北京师范大学2016-2017学年部、院、系优秀研究生会评选活动在生地楼生一教室举办。我院研究生会主席汪方芳代表环境学院研究生会参加了答辩,对我院研究生会2016-2017年度工作进行了汇报,最终我院研究生会获评“优秀研究生会”称号。 我院研会参评文字支撑材料主要从组织建设、自主品牌活动、特色活动、参加校研会活动等方面对环境学院研究生会2016-2017年度工作进行总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在很多地区都设立了教学点开展在职课程,面向当地学员招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咨询者不断。一些人想了解该校的学籍问题,想知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学籍保留几年? 据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展的EMBA专业课程一般为学员保留学籍,现在国内各大EMBA招生院校关于学籍的保留问题上都有一个时间限制,一般的情况之下时间是5年,也就是说学完所有课程之后参加的论文答辩成绩可以保留2~5年,这样算的话,也等于说有4次答辩的机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的学籍还可以让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这对于EMBA的学员来说非常的有帮助,由此看来,学籍对于一个在职EMBA的考生来说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3月17日下午,学校首届“并蒂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郭杜校区举行,决赛邀请学校科研处、教务处、教育研究中心等部门的专家教授担任评委。 决赛答辩中,11支团队通过PPT陈述等形式,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参赛项目,专家评委紧扣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等评审要求,结合项目已取得的成果和现场表现,进行了客观公正的问辩评审,并针对参赛团队在观点凝练、对策提出和撰写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了修改意见。经过评比,《乡村振兴视角下安康汉滨区非遗传承创新路径研究》等2件作品获得一等奖、《聚焦中华传统文化的幼儿园STEM教育》等4件作品获得二等奖、《关于榆林横山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等5件作品获得三等奖
1. 项目(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2. 项目(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 3. 项目(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课题)
2010年11月26日上午9点,食品科技学院2010届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答辩会在学院会议室举行。参加答辩的研究生共计3人,答辩委员会聘请了昆明医学院吴少雄教授担任校外专家评委,校内专家评委则由我院袁唯教授等4位专家担当。 本次答辩是我院首届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中华口腔医学会申报获得中国科协“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 2018年11月7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公布了刚刚遴选出的《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的学会名单。中华口腔医学会经积极申报、全力准备、认真答辩,赢得第二类项目支持。“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是中国科协在连续实施两期学会能力提升专项基础上,为支持引导学会全面深化改革、促进能力提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又一重要举措
近日,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比赛获奖证书收到,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入围2021年7月陕西省复赛,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线上答辩,最终《国家电网电力检测中心设备资源系统》和《智能导盲杖》2个项目获得省赛铜奖奖项。 学院在正常教学活动中,坚持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方针政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项赛事。近年来学院各部门高度重视,把比赛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改,使我院培养更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根据深圳大学的研究生工作安排,高等研究院正式启动了2018级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撰写开题报告并根据导师意见进行修改。同时,学院成立了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开题答辩
因扩大房屋面积,改善环境条件,我公司由保定市隆兴中路77号A座7层701号搬迁至保定市北二环路5699号迁至大学科技园1号楼B座502室,现有实验室面积近300平米。实验室安装的通风、供电、和上下水设施合理,满足实验室资质认定的项目、认证检验标准的要求,仪器设备在实验室搬迁后重新进行了检定并取得检定/校准证书。 我实验室人员现场答辩顺畅如流,完整准确,所执行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人员素质、设施与环境条件以及样品管理等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专家一致认为实验室具备资质认证批准的全部检验项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