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
为推动我国生物信息学的学科发展和创新研究,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物信息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简称GPB)于近期组织评选了2022年度“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张宁课题组与合作者通过单细胞测序揭示肝癌免疫微环境亚型和中性粒细胞异质性的研究成果入选。 免疫微环境异质性是肿瘤耐药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系统探究免疫微环境的异质性规律对治疗选择、疗效预测及新靶点开发意义重大
为推动我国生物信息学的学科发展和创新研究,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物信息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简称GPB)于近期组织评选了2022年度“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张宁课题组与合作者通过单细胞测序揭示肝癌免疫微环境亚型和中性粒细胞异质性的研究成果入选。 免疫微环境异质性是肿瘤耐药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系统探究免疫微环境的异质性规律对治疗选择、疗效预测及新靶点开发意义重大
几年前曾因“英年早婚”冲上热搜,引发一众少女感叹命运之不公,近期又因为脱口秀,再次凭借出众的相貌,不凡的学识让更多人折服。但是如果他不说,没人知道他其实“色弱”。 据统计全球色弱群体高达3亿,中国每10个人就有1个色盲或色弱,是不是很震惊,色盲色弱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什么是色弱,和色盲的区别有哪些呢? 色弱只是对色觉的感知能力下降,但并不是完全看不到,色盲则是对两种颜色完全不能分辨
日前出台的《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称,国家将大力支持果子狸等54种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并为其进入市场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但10月10日上午,广东防治SARS科技攻关组的专家在“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科技成果的鉴定会上却认定: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昨天下午,国家林业局相关人士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称,对于日前出台的相关政策并无修改意向
澎湃新闻9月16日查询发现,武汉大学官网早在5月6日已发布消息称,免去李红良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主任和武汉大学ABSL-Ⅲ实验室主任职务。 近日有网传消息称,卷入“小学生研究喝茶抗癌获全国大赛三等奖”风波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已被免去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以及模式动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职务,并于9月15日主动辞去武大基础医学院院长职务。李红良是前述两名小学生之父
叶启发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54年12月5日出生,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后师从裘法祖、夏穗生教授。曾在德国海得堡大学、波恩大学、罗斯托克大学进修学习,获德国海得堡大学移植学博士
深圳湾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培育创建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为目标主导启动的第二批广东省实验室之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担任实验室主任,sun865.com:林建华教授担任特别顾问。实验室由深圳市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共同举办,深圳湾实验室以深圳健康科学研究院为直属研究机构,协同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数字生命研究院以及相关领域具有研究基础和应用优势的单位合作共建
血友病性关节病是由自发性关节内出血及反复关节内血肿引起是以慢性疼痛关节损伤生活质量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衰竭性疾病。 目前血友病的转化动物模型对于确定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因此,我司实验部的全体同事,对血友病鼠关节病模型组织了一场培训
血友病性关节病是由自发性关节内出血及反复关节内血肿引起是以慢性疼痛关节损伤生活质量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衰竭性疾病。 目前血友病的转化动物模型对于确定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因此,我司实验部的全体同事,对血友病鼠关节病模型组织了一场培训
10月27日,中检院动物所组织召开了“第六届全国药检系统实验动物学术交流线上会议”。会议由动物所综办负责人主持,动物所临时负责人受主管院领导委托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本次会议以“实验动物的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要介绍了系统内实验动物先进工作经验与前沿技术,展示新成果、新进展,旨在加强全国药检系统实验动物工作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实验动物工作对食药械检验检测及科研评价的技术支撑和服务水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简称系统所)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共建的新型研究机构。系统所秉承“尽微知至,谙医厚生”的办所理念和治所精神,聚焦系统医学研究,以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和防治关键瓶颈问题为主攻方向,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发展大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生命组学、新型免疫治疗、疾病动物模型、化学生物学等前沿技术,建有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分中心、江苏省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新型研发机构)、苏州市重点实验室、苏州市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 2021年4月2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苏州市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院校综合优势,依托系统所在苏州工业园区共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苏州基地,在科技创新、医疗提升、产业转化和教育培训等方面,与苏州展开深层次合作,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研医产教”融合发展的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