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
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血中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具有传染性。有人对1984~1986年间接受5150 份血制品注射后的383例心外科手术患者的丙型肝炎发生率,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9例发生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中,有6例(67%)丙肝抗体阳性,而374例未发生丙型肝炎者中,只有9例(2.4%)丙肝抗体阳性(P<0.001)。9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共接受血制品151 份,其中6份(3.9%)丙肝抗体阳性,374例未发生丙型肝炎的患者共接受血制品4999份,其中丙肝抗体阳性31份(0.6%),P<0.00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教授、鼻科荣誉首席专家,国际鼻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常委,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鼻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及鼻科编审组副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双聘教授,中山大学名医,岭南名医,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名医鼻内镜外科全国Top10 Dr. 师从沈雪荣教授(著名耳科专家)、徐锦堂教授(著名眼科专家)、许庚教授(鼻内镜外科创始人),是国内最早从事鼻内镜外科临床研究的鼻科专家之一,著名鼻内镜鼻窦、鼻眼相关外科、鼻颅底外科专家,至今已经独立完成鼻内镜外科手术8000余例,在难治性鼻窦炎、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咽纤维血管瘤、脑脊液鼻漏、颅底肿瘤、视神经损伤、眶内高压、慢性泪囊炎、眶内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胃溃疡指胃黏膜在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下,防御失衡,消化自身黏膜,形成局部炎性缺损,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病。胃溃疡拖延不治将会引发严重并发症。那么患有胃溃疡应该如何治疗呢?下面是六安中山中西医结合医院胃肠科的介绍: 通常为联合用药治疗,用药方式及时间应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意见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4日电(王海娇)近日,哈医大四院神经外科获批国家级“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这是国家卫健委对哈医大四院神经外科综合实力的肯定,标志着哈医大四院院神经外科在脑出血外科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等方面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哈医大四院神经外科将借此契机,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目标任务,高质量推进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脑出血疾病的救治能力和救治质量,提高医院神经急重症的整体诊疗能力和技能培训水平,增加神经内镜和机器人手术占比,充分整合医疗资源,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为广大脑出血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临床前的动物研究中,越来越多的模型需要用到小动物专用的软性内窥镜技术,尤其是肠道肿瘤模型,肠炎模型等,使用内窥镜技术可以快速对小动物的肠道疾病进行诊断,判断疾病模型的构建是否成功,评估治疗手段是否发生理想的疗效,有效降低对实验动物的有创手术,减少实验动物的死亡率,提高实验动物的福利,配合精巧的活检钳以及微型注射器系统可对活体组织样本进行HE检查,同时对特定部位进行精准给药。 多功能小动物专用软性内窥镜系统,该系统是专为临床前的大小鼠等模式动物设计的一款多功能性的内窥镜系统,设备采用了软件电子内镜系统,可对活体大小鼠的肠道内壁进行快速内窥观察,确定模型情况,验证治疗手段。 设备采用CMOS+LED技术,高集成度的图像传感器可以得到高清的画质,同时采用了LED光源更加便捷耐用; 设备具备多用能按键,可快速在10.1寸处理器上进行变焦拍照,也可直接选择录像方式,数据采集更智能; 可调节全方向的镜头方向,方便对不同角度肠道内壁进行观察,且调节均使用快捷键,单人操作即可完成,无需多人配合; 分体式结构,兼容活检钳和注射器等配件,实现多种功能应用;
科室:消化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消化道出血、重型胰腺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炎症性肠病等。特别擅长胃肠肝胰等疾病及在内窥镜下的诊断、介入治疗 科室:消化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胃肠疾病治疗,尤其长于胃、结肠病变及肿瘤的治疗,各种肝病,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胰腺病变。 科室:消化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熟练掌握磁控胶囊胃镜及小肠胶囊内镜的操作,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在重症消化道疾病、小肠疾病的诊治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1994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5年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分别于2014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镜中心、2016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学习内镜治疗技术
2001年8月至今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期间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温州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8-2009年8月赴上海瑞金医院消化内科进修;2008年12月起 兼任内镜中心主任。 消化系统疾病及消化内镜诊疗。 擅长胃肠道肿瘤、急慢性胃炎、肝胆系统等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治疗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创脊柱外科主任、骨微创外科负责人。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台海医学发展委员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首届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胸腰椎学组椎间盘修复与重建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脊柱学组委员、福建省脊柱内镜质控中心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分会常务委员、莆田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5年
擅长: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病、呼吸衰竭、肺栓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监测及治疗,以及肺功能、呼吸机、气管镜的应用,对大面积肺栓塞、大咯血及重症哮喘等危重病的救治积累丰富经验。 专 长: 本溪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辽宁青年名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委员会委员,辽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委、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呼吸生理分会常务理事,市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市自然科学呼吸学科带头人、市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专家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