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区
近日,友好区第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六次会议。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监委贯彻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2022年度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表决通过了区政府关于2022年区本级债券项目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听取和审议了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关于2022年度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区人大教科文卫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全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听取审议了人事任免职议案。 会议听取了关于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筹备情况的汇报
10月18日,中国水网获悉,伊春市城镇污水处理大捆招商项目开始招标,该项目涉及11个污水厂的投资、融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和移交等工作。 据了解,该捆绑项目合作期限8年到30年不等,其中丰林县新青、红星、五营污水处理项目特许经营项目合作期30年(建设期1年、运营期29年);友好区、友好区上甘岭污水处理项目特许经营项目合作期30年(建设期1年、运营期29年);大箐山县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合作期30年(建设期2年、运营期28年);嘉荫县朝阳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合作期30年(建设期2年、运营期28年);南岔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合作期(建设期1年、运营期29年);朗乡林业局、双丰林业局、桃山林业局县污水处理项目合作期限为8年(运营期8年)。 其中朗乡林业局、双丰林业局、桃山林业局污水处理项目采用委托运营模式,其他各子项目采用委托运营+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
(文章来源:伊春日报)近日,中央电视台记者来到乌马河区、友好区、上甘岭区和嘉荫县,就旅游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化转型等情况进行深入采访。 在友好区,中央电视台二套《第一时间》栏目的“夏季好去处”专题摄制组来到万亩蓝莓产业园区,采用主持人访问、实景拍摄等形式,一边拍摄园区画面,一边与正忙着采摘的游人进行互动交流。并且全方位、多角度对友好区的文化旅游、城市品牌、资源特产进行了宣传推广
按照环境保护部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工作要求,黑龙江省伊春市今年将在嘉荫县、铁力市和友好区建设3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对黑龙江、呼兰河和汤旺河3条主要河流开展水质自动监测。 伊春市在全市5条主要河流布设了7个地表水国控水质监测断面,每年开展8次手工监测,监测指标26项,地表水水质状况通过伊春环保网站等以环境公报形式向社会公开。 据了解,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后,将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包括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和总磷以及流域特征污染物等)的连续自动监测,实时数据国家与地方共享,保证数据真实、客观、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