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
本文摘要:4月27日,南京林业大学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下仪式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举办。我校党委书记封超年、校长曹福亮,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薛建辉、党委书记夏冰、副所长冯煦参加签下仪式。签下仪式由夏冰主持人
芦珊,女,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 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17年,擅长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各类型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脏病等,在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及危重症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国家级医学论文十余篇,参与省级和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编写医学著作2部
为切实提高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机关文明程度,促进“三服务”工作全面发展,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工作有人抓,年初有计划,年内有活动,年终有总结,及时报送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信息,认真完成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
米乐m6:青岛海洋仪器(海洋水利仪器设备代理) 青岛市海洋仪器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青岛市海洋仪器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依托于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米乐m6,2012 年通过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米乐m6,确定为青岛市工程。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地调与科研处处长印萍委员指出米乐m6,青岛市的海洋仪器装备产业发展存在研发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缺乏成果转化环境产业体系尚未形。 信网11月18日讯 11月18日米乐m6,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青岛1人当选2021年两院院士,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推进新时代科普事业发展,本次编制的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规划指出,“十四五”科普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普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科普法规、政策、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共同推动科普的氛围加快形成,科普公共服务覆盖率和科研人员科普参与率不断提高,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显著提升。 规划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根据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强化新时代科普工作价值引领功能、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推动科普工作全面发展、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抓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开展科普交流与合作等6项重要任务
湘潭在线5月24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超)5月23日,2022年湘潭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市博物馆前坪举行。这次活动周以“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为主题,开展科技政策法规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科技安全教育、科技为民服务等群众性活动,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副市长傅军出席
创新方法研究会创新能力专业委员会(简称创新能力专委会)成立于2021年5月30日,秘书处挂靠在首都师范大学,主要业务包括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开展创新教育理论研究,探索创新教育规律,研究创新能力培养,践行创新教育理念,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创新教育水平,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搭建学习、交流的服务平台,推动全学阶、多层次、立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形成支撑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本分会的主要任务: 1. 战略研究:开展创新能力、教育技术等领域的战略问题研究,推动科学思维层面的教育工作、科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组织并策划与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国家标准定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2022年5月30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唐山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便于各单位和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政策内容,对政策内容作出如下解读
近日,湖南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学会召开常务理事会,研究增选副会长单位及代表等事宜。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增选我校为湖南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湖南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学会由湖南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研究人员、科技工作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自愿结成、学术性、非营利性的法人社团
7月31日,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在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川渝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协议,双方将从科学研究、平台打造、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科学普及、文化传播、创新联盟建设和“一带一路”合作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加快川渝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协作实施川渝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研项目方面,双方将聚集各自优势创新资源,围绕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研究开发,联合争取、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形成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共同开展中医药大健康产品开发、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支持企业及地区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