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
举办“美丽中国”“筑梦航天”“礼赞科学家”等主题联动科普活动,邀请各地科技馆馆长共同探讨科技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3月起,由中国科学技术馆和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牵头、全国各地科技馆协同参与的2023年度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全面开展,强化全国科技馆联动共享,推进现代科技馆体系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馆为代表的科普场所是科学普及的重要阵地,也是越来越多青少年了解科学、爱上科学的“第二课堂”。近年来,我国科普场馆建设持续推进,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五位一体”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逐渐完备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各有关机构: 为规范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使用,维护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良好声誉,中国科协研究制定了《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使用管理办法(暂行)》,已经中国科协书记处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使用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使用,维护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良好声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是指为扩大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鼓励动员更多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需求,广泛开展以科技惠民、科学普及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权威标志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闭幕 发布《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北京宣言》(附全文) 2018年9月19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闭幕。受邀参加大会的38个国家的58个国别科技组织、机构和23个国际科技组织的代表,以及境内外有关方面代表出席闭幕式。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致闭幕词,国际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第一副主席、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秘书长谢尔盖·彼得洛维奇·德鲁卡连科代表参会科技组织致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
白𬶨豚馆隶属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一座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环保教育和鲸豚繁殖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鲸豚水族馆。该馆始建于1980年,1992年重建,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由主养厅、繁殖厅、动物生命支撑系统、实验楼和标本馆组成。该馆于2000年被命名为“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
我来告诉你,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哪个更实用呢。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哪个更实用没有统一的标准,毕竟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是两个不同的行业,这两个职业之间是有天差地别,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同。营养师主要是吃什么和怎么吃,健康管理师是对人进行健康分析与评估,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健康管理
3月28日,中国林学会会员代表座谈会在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召开。学会副秘书长刘合胜、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所长张建国,以及来自中国林科院、国际竹藤中心、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黑龙江省林学会等单位的中国林学会会员代表和林业科技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畅谈中国林学会组织建设以及会员发展与服务相关工作。 刘合胜结合学会目前改革发展现状,从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咨询决策、国际交流合作、期刊建设、人才举荐、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对学会的业务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
空气污染与大众健康息息相关,为此,中部地区的空气污染状况近年来成为社会大众专注的课题;中国医药大学执行高教深耕计划的过程中,透过讲座、参访来推展科学普及关怀在地环境,今年将进行拍摄“台中市的蓝天与白云”纪录片,有助于提升市民的环境识能。 长久以来,台中市被大众视为存在许多空气污染排放源的地方,主要的污染源包括大型火力发电厂、三座大型的都市垃圾焚化炉、大型的炼钢厂、科学工业园区、大型的制浆造纸厂等,另外还有零星的小型工厂散布其间;许多的科学研究报告指出,空气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气喘、降低肺功能,甚至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 为提供在地居民正确的环境卫生与社区健康的观念,提升台中市居民的生活品质,近三来,中国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系主任许惠悰教授团队在高教深耕计划的支持下,带领公卫学生参观台中火力发电厂、台中市后里都市垃圾焚化炉、台中市环保局设立之空气质量监测站等,认识在地的环境特色、污染源的种类、型态及环境管理与监测系统,提升学生实务面的专业能力
2019年12月20日,山西省卫生经济学会在太原交通大厦召开2019年度学会工作会议。会长李梅、、副会长王常青、苗迎春、李昌鸣出席,六个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和学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参加。副会长兼秘书长马莉主持了会议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现代科技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上海市民科普教育体验基地”的构建将以科学普及和互动体验为重心,依托本市相关科普场馆,紧密对接市民生活和社区教育工作,让市民在参观学习的同时,了解科学,走近科学,感受科技发展的成果。共同体验和感受科学的神奇魅力和科技发展的成果
内容提要: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局、市工信局联合开展的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揭晓,在110名各领域、各条战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中,20名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被评为2020年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局、市工信局联合开展的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揭晓,在110名各领域、各条战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中,20名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被评为2020年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从市科协了解到,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中,有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舍生忘死、逆行出征、挽救生命;有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的常年扎根在基层,奋战在脱贫攻坚和科学普及第一线,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用科技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