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业
近日,云县青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县图书馆、云县新知图书城联合在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乡村振兴示范点青创花海建成精品“青创书屋”,助力示范点科技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 据了解,“青创书屋”建设本着资源互补、共赢互惠的原则,充分利用云县图书馆、云县新知图书城以及社会各界团体的资源优势,以推动云县全民阅读向更高和更深层次发展为目标进行联合共建。 “青创书屋”作为云县首个旅游景点书屋,目前已配置农林业、建筑、生活、文艺、社科、少儿、古籍国学经典等七个类别的图书共3000余册,后期将根据游客和当地群众阅读情况进行增补调整
成立于2001年12月,现有成员15余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含在读)10人,为浙江省光学学会团体理事单位。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科技厅计划项目和公益项目各1项、教育厅项目10项、校级及横向项目30余项。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被SCI、EI收录的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0项,获全国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1项、省科技兴林奖1项、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5项、省自然科学学术奖7项和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多项
2020年10月28日,“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银缕梅研发基地”授牌仪式及业务交流会在宜兴市西渚镇政府举行。薛建辉所长出席会议并向合作企业授牌。 会上,薛建辉所长介绍了所(园)与宜兴市植物资源研究的历史渊源以及银缕梅基础研究与成果应用情况
7月17日上午,以农业农村题材为主的四十集电视连续剧《故土榴乡》项目座谈会在中原智谷举行。 荥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宏伟,荥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任学军,荥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杨凤英、黄晓峰,荥阳市工商联主席马柳琴,以及荥阳市农委、荥阳市文广旅体局,荥阳市高村乡、汜水镇、广武镇等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荥阳有着“中国石榴之乡”的美誉,特产软籽石榴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品质在全国范围内都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了荥阳一张极具特色的名片
《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特性研究》以银杏不同生长时期韧皮部薄壁组织超微结构的解剖学研究为突破口,应用酶标免疫光镜细胞化学定位技术和胶体金免疫电镜细胞化学定位技术,结合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分析,对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进行准确定位;阐明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确定营养贮藏蛋白质组分;掌握营养贮藏蛋白质与银杏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探索营养贮藏蛋白质积累、转移和再利用的环境及生理要求;揭示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形成、积累和降解机理。这对于提高银杏氮素养分利用率,指导适时合理施肥以及今后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氮素利用率的优良品种等方面均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郭红彦,女,1977年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越通社驻印度记者报道,在越印建交50周年之际,越南驻印度经济商务处近日前往印度北阿坎德邦德拉敦市参加了“北阿坎德邦优势”会议和其他一些贸促活动,探索越印地方间投资与合作机会。 越通社河内 —— 越通社驻印度记者报道,在越印建交50周年之际,越南驻印度经济商务处近日前往印度北阿坎德邦德拉敦市参加了“北阿坎德邦优势”会议和其他一些贸促活动,探索越印地方间投资与合作机会。 “北阿坎德邦优势”会议的举办旨在分享合作经营与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农业、加工食品、制药、传统医药、林业等领域
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采用开放式气路系统原理设计,可以在开放和密闭气路之间转换,利用密闭气路系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及群体光合。主机不仅可以用来测量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以用来测量植物的叶绿素荧光效能,体现了真正的一机多用的特点。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对植物生长的意义,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植物生长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研究植物在所处生长环境下的光合作用强弱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之中可以用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来测量植物的光合作用
生物质能源即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
简要描述:双目分档变倍体视显微镜WYT-1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像清晰,性价比高,不仅可作教学示范,生物解剖,字画、文物、邮票的辅助鉴别,还可作用电子工业、精密零件的装配和检验、农业上的种子检查等。总放大倍数:4X-100X 双目分档变倍体视显微镜WYT-100(XTT)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像清晰,性价比高,不仅可作教学示范,生物解剖,字画、文物、邮票的辅助鉴别,还可作用电子工业、精密零件的装配和检验、农业上的种子检查等。总放大倍数:4X-100X ◆性能特点: 1、具有八档放大倍数、变档切换方便,操作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校园气象站在中国中小学校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校园气象站再次崛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建校园气象站好几千个,大多数学校坚持开展气象科学活动,一批学校建站,连续开展观测活动半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