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tui
如何在CentOS/RHEL 8服务器上配置IPv6网络? IPv6寻址是为了应对IPv4地址的耗尽而开发的。它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更广泛的网络寻址空间来解决IPv4地址耗尽的问题。一个IPv6地址是一个128位的数字,由8个冒号分隔的组组成,每个组由4个十六进制数字组成
理论上此次改动缩短了启动流程,项目维护成本更小。不过实际测试来看,取消 Mainline U-BOOT 后,系统暴露出一些问题: HDMI 无输出。并非在全部场景下均无输出,系统刚上电时接通显示器,HDMI输出正常
之前在CentOS 6下编辑网卡,直接使用setup工具就可以了。 但在新版的CentOS 7里,setuptool已经没有网络编辑组件了,取而代之的是NetworkManager Text User Interface,即nmtui。nmtui默认随系统标准安装,如果你使用最小化安装,可能没有该软件,使用下面的命令手动安装: 如果提示NetworkManager is not running,需要手动启动NetworkManager: 再次运行 nmtui即可看到网络编辑界面了,这里可以编辑连接、激活新网络连接和设置主机名字,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即可:
有关用户授权及获取授权的详情,请查看《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系统管理员指南》。 默认情况下,是将使用 root 授权运行的 NetworkManager 守护进程配置为在引导时启动。可运行这个命令确定 NetworkManager 守护进程是否正在运行: 运行 systemctl enable 命令确定每次系统引导时都启动 NetworkManager: 用户不与 NetworkManager 系统服务直接互动,而是通过图形及命令行用户界面工具执行网络配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