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表
斯宅村有以宅成村的风格,那么不远处的郑宅镇有以家立镇的特点。郑宅镇在浦江县,东踞杭金衢高速公路才几公里,镇上以“郑氏宗祠”为中心的主建筑景观群享有美名。自南宋开始,郑氏一族十五世以孝义治家,三百年来同居共食,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
本文物为同治6年(1867)节孝局呈送节妇颜刘氏请求旌表建坊具结状,内容提及刘颜氏洄娘,恪守贞节属实,请求旌表建坊,由举人吴敦礼、拔贡生黄应清、周维新、廪生吴敦常、增生陈文谟、附生黄鸿猷,及族亲颜泉生、左邻右舍等共同担保。根据《台南文化》记载,节孝局位置于“台县学东偏,旧有节孝祠前”,位置大约是今天府城鹫岭北极殿大上帝庙的天心堂。该局工作内容为透过当地仕绅,调查当地妇女是否符合贞节旌表制度,并呈报,视情况给予匾、建牌坊、入节孝祠等奖励
贞白里坊为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郑村镇郑村的一处功名坊兼里门坊,始建于元末,旌表里人郑千龄一家三代乡贤(郑千龄曾由士民私谥“贞白先生”),明弘治十二年(1500)重立,嘉靖六年(1528)和清乾隆二十年(1756)重修,历次重修石质不一,有题字之坊额皆为红砂岩,可能为始建原件[1]。牌坊形制为一间二柱三楼式,宽5.7米,高8米,石柱内侧留有门框卯口以安装木栅门,一楼额枋镌元代余阙篆书“贞白里”三字,边款署“奉政大夫佥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事余阙书”,二楼额枋镌元代程文所书“贞白里门铭”,现状梁上深浮雕及部分文字剥蚀严重[2]。
“宜兰县古迹历史建筑纪念建筑聚落建筑群史迹及文化景观审议会”111年度第2次审查会议于111年9月12日召开,审议“义卒赖忠墓全区暨旌表碑”古迹指定及历史建筑登录提报案、“头城十三行2栋街屋(头围一段124地号/56建号、126地号/57建号)”修复补助案、“大福、公馆二战时期海岸防御阵地遗构群”古迹指定案、“罗东联勤第一被服厂裁剪缝纫大楼及仓库”历史建筑登录案、“罗东林场文化景观保存及管理原则”草案、“宜兰火车站加水塔”“旧三星警察分室总机及油印间”历史建筑登录理由修正案及临时动议审查“县定古迹旧大溪桥保存维护”案,其决议详如附件。